邹正敏 发表于 2021-11-10 22:47 
生产资料没有主观能动性,当然不能创造财富。但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有主观能动性,他的投资就是一种广义上劳 ...
我想与你交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商品经济体制…是不是最理想或最终形态的商品经济体制?
我的见解,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商品经济体制…并不是最理想或最终形态的商品经济体制,它还有极大的发展或改造空间…可将其改造为最理想或最终形态的商品经济体制。
我之所以说,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商品经济体制…并不是最理想或最终形态的商品经济体制,其不理想的理由就是:在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商品经济体制之社会内,其社会成员的收入范畴里存在非劳动收入,而非劳动收入的积累不仅是两极分化的根源,同时还是商品经济危机暴发的根源。
由之我想与你交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关系存续的社会里,有无可行的办法(或制度)消除其社会成员收入范畴里现今所存在的非劳动收入?
我的见解,在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关系存续的社会里,有可行的办法(或制度)消除其社会成员收入范畴里现今所存在的非劳动收入。
进之我想与你交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或制度)消除其社会成员收入范畴里现今所存在的非劳动收入?
我的见解,因价值特性不同,我们将非劳动收入归纳为自然资源类资产收入和非自然资源类资产收入(也称生产工具类资产收入),从各自的价值特性出发,我们就可以分别设计相应的制度…从而消除非劳动收入。
针对自然资源类资产价值特性…我们设计的制度为:自然资源类资产公有公益制度(从而消除自然资源类资产收入)。这叫“没有剥削者…就没有剥削”。
针对生产工具类资产价值特性…我们设计的制度为: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从而消除生产工具类资产收入)。这叫“没有被剥削者…也没有剥削”。
所谓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就是为名下无资产或名下资产信贷不足的新生劳动者提供无资产抵押的信贷制度…从而保障其劳动所必要且充分的生产工具类资产。
所谓新生劳动者就是人生第一次劳动就业的劳动者。
请你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