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59 4
2017-02-18
一般认为劳动凝结在商品中从而构成价值,然而该说法从商品交换倒推劳动多少并不能排除劳动以外因素构成价值的情况,也未能解释如何以劳动多寡来正推价值多少。现实与劳动凝结论的理论并不一致,只有在劳动构成成本的情况下,劳动凝结论方有用武之地,否则其反而并无解释力。

例如,劳动凝结论认为,为生产产品而研究技术的劳动凝结于产品之中形成价值,这当然符合一般的经济现实,然而仔细分析,如果该技术并未计入成本,则该劳动是否还会凝结于产品中呢?再假设一种情况,研究生产产品的技术后公布于世,供人免费使用,则产品价值中何部分系该价值呢?若说价格与价值存在偏离,则价格应围绕价值波动而非永远处于价值之下,否则谁会永远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商品呢。若有人说,现实中不会有人愿意将技术免费供人使用,这当然也符合常识,但却并非绝对真理。例如科学家发表的公开科学论文,用于生产仍然免费,然而申请专利之后别人使用需要交纳费用,计入商品价值,显见虽然技术公开并非绝对多数,却也不是必然不存在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2-19 02:44:25
俺早就说过,劳动是一种行为,而非物质,物质有相变,液体可以相变为固体,也就是俗称的凝结,而劳动作为一种人类行为,怎么“凝结”的?凝结后是什么东西?
真实的情况是,劳动被人们记录下来,反映的是生产物的成本。劳价论非要给成本按上一个名字,叫做“价值”,然后说价值决定价格,从而等价{值}交换,也就是等劳动量交换、等成本量交换。这不过是劳价论者们一厢情愿,为了自圆其说要打很多补丁。
为什么还要说什么劳动凝结,不过是为了兜售“价值转移”“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剩余价值”这些杜撰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20 14:2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21 12:2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19:27:33
再论劳动凝结论的谬误
1,楼主你的智商智力太低了,知识见识学识太低了。

2,马克思说的价值,是劳动量,是劳值。

劳值,是劳动量与产品量之间的关系,是数量数值上的对等关系。

人类劳动,是人类产品的量具和数量。人类产品,是人类劳动的量具和数量。


3,其他的,就不和你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