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ho_econ. 发表于 2011-1-16 11:02 
第一个问题: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吗,还是像人大版中说的那样只是影响商品价格,价值本身不受影响,这两个教材的说有冲突吗,还是说高教版的说法是比较新的解释?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理解高教版中所说的供给超过需要过大会使优等生产条件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平均生寒条件不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这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吗,和供给需求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个问题的答复:供求关系的确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据说,这是逄锦聚教授的发明。马克思还没发现这个问题。应该说,这两个教材的说法有点不一致,不过还算不上冲突。因为逄锦聚并没有否认劳动量就是价值量的观点。
第二个问题答复:3楼的赫赫铭儿0版主答复的已经是很清楚了,即供大于求时,会首先淘汰比较劣等的生产条件,从而使比较优等的生产条件成为“平均生产条件”。这样当然会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