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65 27
2012-05-31

商品库存应该是一个最通常的经济现象,这个现象的存在,说明商品的价值决定因素仍然是它原先所具有的实际代价耗费,它在寻求使这笔代价耗费获得完满补偿的市场条件。在没有遇上适合的市场环境时它只好暂时存放在仓库里,待市场条件的变化。

  另外,说明商品价值等于其实际代价耗费量的另一个重要迹象是:商品生产者总是在为他的商品积极寻找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因此他会把商品销向非常遥远的省外甚至海外。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商品已经凝结着一定的代价耗费,在他看来具有这样的价值,他要想尽办法实现补偿这笔价值,但一个封闭的市场环境很难实现这笔价值。

  对于这种为寻求代价耗费的完全补偿而走的曲折道路,我们可以称为“间接补偿”,以区别马克思这种即期实现的“直接补偿”观。

  间接补偿除了上述这种为使代价耗费获得完全补偿而作全球性的市场扩张外,更重要的还有它对“亏损”---即对马克思经常说的“浪费掉了”这种现象的解释。按照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种直接补偿观,会有许多生产耗费不能得到直接补偿,因而被认为没有价值。比如如果你的生产率低于社会正常水平,产品所耗费的实际生产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你的产品就因耗费过大而亏损,产品就被认为没有价值[或只有一部分价值]。但由于这种亏损也要补偿回来(---这称为“亏损补偿”),因此它同样必须作为一种价值现象存在,它与“代价---补偿”的价值观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复杂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31 07:3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31 07:34:00
商品价值等于其实际代价耗费量,不可能相等!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用价值是指某物对人的有用性(例如面包能填饱肚子,衣服能保暖)。过度商品价值是过渡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比如我生产出的衣服,但是不用来自己穿着保暖,而是卖给别人,获得一定的报酬,在这个卖的过程中,自己就过度掉了使用价值,而占有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同时占有。对于买家来说是通过买的过程占有了使用价值,而卖家则是占有了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31 08:17:46
很显然,按照正常的商品生产和出售过程分析,当商品卖出之后,可以用获得的资料换取比此商品原料更多的原料,显然,这不可能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31 10:28:13
楼主的代价补偿理论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我消耗了----我要获得补偿,反问下:我如果只求获得补偿,我干嘛要消耗,还花那么多功夫,我吃多了瞎折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31 15:40:42
了解一下,不予置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