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585 3
2009-09-01


今天的中国是够浮躁浅薄的了,可如果仅限于自身,那也不会影响很广泛、很恶劣,问题是,这些品行不端又不学无术的博导们,或者原本优秀但成为博导后不再坚持学习而知识退化变得不再适合当博导的博导们,手里掌握的可是“批发”博士帽的特权啊!当他们挥起权杖时,培养出来的又会是怎样的博士?答辩答辩,应该是有答又有辩,只要论据充分、辩得有理,尊重老师也似乎不应该是对导师们观点的屈意迎合,更何况某些导师因为不学习而知识退化或不学无术,其观点实在是荒谬不经!难怪有人大代表感叹,中国论文有95%是垃圾,也有人直斥教育的种种不端。“劣币驱逐良币”的教育培养机制,必将葬送中国的教育,扼杀中国的科研创新能力。我想这可能也是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多的科技人员,科研能力是在世界40个主要国家中位列末流的最重要原因。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胸襟坦荡,知之而知之,不知为不知,能容忍不同看法应该也是其必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吧?那么,今天的导师是怎么了???
三十年间,我在学生、公务员、高校教师的几个角色间几度轮换。当今天我们在感叹学生素质江河日下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老师素质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 09:05:04
真是同感忧虑。一直有考博的想法,可是常常觉得猫腻太大,没有人脉和金钱就是复习的再好也没有用,很困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 14:41:23
l老曹,算了吧,事情都过去了,半年过得也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1 01:28:50
发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为自己叫屈,而是感觉到今天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哪怕是其中的精英——博导,也已师德沦丧,识见浅薄,这样下去,这个社会就真的无可救药了!我想这也是当前抄袭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吧!很多博导,哪怕是名校的博导,原本就不是靠学术而是靠当官或钻营或其他不正当途径获得资格的,而获得资格后又不想、不愿或者也搞不懂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却还老虎屁股摸不得,不懂装懂,胡乱指责批评他人论文,你还不能回应他!
曾经我是那样地看重学校、尊重老师,我自己现在也是一名老师,曝光老师的不齿行为实非我所愿。我的大学班主任与硕导都己七十岁了,当年他们对我的爱护使我深受感动。大学毕业十五年,硕士毕业也五年多,我还坚持着每隔一两个月就给他们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我当时想,就算这个社会再乱再黑,总有一个地方是比较干净的,也是净化你心灵的所在,那就是学校,却不料今天的校园竟也是如此不堪!
学校为了几位导师的面子,竟置学生的前途、命运于不顾,罔顾论文本身质量的好坏,后又随意将论文答辩不通过改为修改后通过,严肃的博士论文答辩在他们眼里就是可短可长的橡皮筋!他们还能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
我现在就跟学生讲,评价一个老师是否是好老师,首先看的是他的胸襟,要有容纳不同意见的雅量,只要对方有理由能说服(是说服而不是压倒)你,就应该承认对方;其次就是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求他能学得多好,或许他受原有知识结构的局限,但起码他在学,知其然。如此方可称老师,否则难以为人,更何以为师???发帖者于9月10日教师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