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
价值中国:如果把国有资产股份分给公民,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孙继伟:国有资产彻底均分的后果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三无”:穷人生活无改善,富人无关痛痒,国家或政府无可控资源。这一阶段后果并不严重。
第二阶段是“三极分化”:国资券作为投资品具有魔鬼属性(详见《投资品:少半是天使,多半是魔鬼》),必然导致富人更加富有,穷人依旧贫穷(相对于富人,穷人更加贫穷),另外,政府想补充社保资金也无米下炊,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要救市也(财)力不从心。
第三阶段是“三方冲突”:财政赤字达到警戒线,遇到经济危机后,财政破产,富豪以其财富换取了对国家政策的支配权,穷人的不满意度增强,在政府、富人、穷人的矛盾和冲突中,军队可能会干预政策,穷人可能会暴动,甚至可能出现新政府完全不承认原有的资产和债务,进行大规模的财富重新分配。
这个三阶段模型是我基于逻辑推理提出的一个假说。如果不进行彻底均分,假说无法得到验证,如果均分的程度低,也可能不会出现,均分程度越高,后果会越符合假说。假说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但是,社会风险如此高的实验,还是不进行实践检验、只进行逻辑检验为好。
价值中国:但是,这样的言论仅被学者们反对,很多民众却支持这样的观点?
孙继伟:学者们既有支持这一观点的,也有反对的。民众支持这样的观点非常容易理解,主要是因为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中的腐败、浪费比较多,民众对此不满,一直没有很好的对策。如果均分以后,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中的腐败将减少,每人又可以有6万元国资券,看上去是对每个人很有利的。
要不要均分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通过我上面说的五个理由(三个基本理由,另加交易费用过高、三阶段假说)应该看得出,国有资产彻底均分比腐败、浪费的危害更大。
腐败、浪费不只在79万亿国有资产中,即使把这79万亿分光,公共财政、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的腐败和浪费还是不受影响,可供腐败和浪费寄生的资产很多,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万亿元,财政支出积累几年,规模就约等于陈志武想分掉的国有资产规模,只分光79万亿解决不了腐败和浪费问题。当然,不管分不分国有资产,都要治理腐败和浪费,要通过信息公开、民主监督、管理科学化等措施来减少腐败和浪费。
价值中国:为什么现在经常会有些经济学家说出一些惊人之语?
孙继伟:过去30年,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应地,经济学家的建议在国家和政府决策中居核心地位,决策影响力非常大。现在,我国正在由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心转变,相应地,经济学家的决策影响力也在下降,但是,经济学家在过去30年积累起来的传播影响力已经相当强大。我猜想,你所说的“经济学家会经常说出一些惊人之语”可能是他们借助传播影响力、放大传播影响力来弥补决策影响力的下降。当然,也有可能是纯属学科局限而得出了一些从经济学看正确的,但从别的学科来看就属奇谈怪论的观点。
就“国有资产彻底均分”来说,这既不是一个慎重的提案或方案,也不是严谨的研究成果,似乎是在追求传播效果。如果是慎重的提案或方案,应该通过人大、政协或者政府的决策咨询课题、“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等形式提交给国家;如果是严谨的研究成果,应该在学术刊物发表。而这一观点是通过媒体发布的,转载率很高,也吸引了很多眼球,传播效果非常好。
「记者:翟广猛」
2009-3-2
采访报道原文出处
http://www.chinavalue.net/Figure/show.aspx?id=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