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万岁大中华在2005-11-9 23:06:29的发言: 我们在哲学上要多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要用偏激的方式或者说形而上学的方式,认为天下就只有一种是好的,其它都不好,天下就只有一种模式,而不能存在其它模式,这种思维是要被批判的。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自身缺陷的分析,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取得进步。
这句话很好,很多人也都明白,但要做到却很难。楼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一例
首先,虽然本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太多研究,但根据基本的了解,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和经济学两个部分
马克思哲学我是相当敬佩的,尤其是其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的论述。而马克思经济学,不得不说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没有跳出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不管从理论还是现实上分析,其经济学基础是有问题的。那么按照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建立其上的社会制度分析也是有问题的。
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却仍然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一类的思想,试图拯救马克思主义。其实,我们应该把马克思经济学和哲学分开来看,不要觉得否认了经济学部分,也就等于否认了哲学部分。其次,与时俱进没有错,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其核心内容,如果核心出了问题,那么与时俱进的唯一途径就是“弃”。就好像地心说,无论后来怎么对其修改,都无法跟上时代和科技的进步。
最后想说,邓小平提出的与时俱进,中西结合,中国特色,非常有见地。但是不能乱用,邓小平首先是一位政治家,他的理论必然带有实用主义色彩,中国政府现在的政策和宣传也一定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即使觉得马克思主义搞不下去了,政府决不能也不应该在口头上承认这一点。但是,长远来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实用主义不是长久之计。一边搞资本主义,一边宣称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发展是自欺欺人,是愚民政策。而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站在现实的立场上,思考如何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一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