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231 4
2005-11-14

在论及IS-LM的中国特色时,都说中国的LM斜率小,从方程的角度看:MS/P=kQ-hr,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灵敏度h大,货币需求的实际产出灵敏度k小。这两点的经济意义应该如何解释呢?

以我的理解,中国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不发达,居民的主要理财方式还是银行储蓄。那么Keynes说的债券与货币需求的替代性应该较弱,为什么LM的斜率会小呢?

敬请诸位兄台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6 09:44:00

下文为兄弟我网上搜索而得,可是看的不甚明白,现摘录如下。文中的第一点只是说有替代,但未必比国外的替代性强;第二点更是与方程表达式无关。一头雾水,敬请指教。

《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和我国目前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作者:吴信如 转贴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LM曲线比较平坦,处于准“流动性陷阱”阶段。   利率变动对我国的投机性和交易性货币需求有一定影响,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下降使部分存款分流到股市和债市,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也使定期和活期存款利差缩小,并随贷款利率的下降,居民和企业持币的机会成本下降,交易性货币需求有所增加。由于连续降息,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与以前相比已经到了相当低的水平,旨在投资债市和股市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定期存款需求已经有了相当强度的替代性,货币需求已经具有相当的弹性,LM曲线已接近平坦,处于准“流动性陷阱”阶段。

 2、“惜贷”等造成货币供给增速缓慢,LM曲线位移“粘性”。

为防止“流动性危机”,货币当局的政策是“反循环、逆风向”的,而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往往随经济周期波动。我国目前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微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困难、需要流动性的时候,中央银行要求“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并以降息相支持;而商业银行出于各种原因而“惜贷”,形成较大的存贷差,资金大量滞留在银行体系内,商业银行持有太大比例的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率e的上升,抵消了存款准备率r的下调的作用,从而使货币乘数作用变小, 银行体系货币创造效果不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6 9:46: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6 09:56:00
感觉是中国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利率的变化不明显,从而导致了lm曲线的斜率d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16:27:00

如楼上所说,资本市场对利率的变化不明显,那么LM斜率应该大才对,可是为什么说它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9 10:45:00
someone help m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