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6462 11
2005-11-16
近来对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感觉越来越不理解了!,大家谈谈对这个理解,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6 11:00:00
拥有控制权(control)的人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这最早是Harris和Ravi(1987)的观点。好比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他实际上控制着国有企业,如果不给予其股份,那么他就会卸责、偷懒和贪污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6 13:12:00

有控制权不一定有剩余索取权,至少不一定能完全能取得自己的应得的。我认为现在资本和劳动的剩余索取权很不对等,至少不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8 12:52:00
以下是引用lichao6800在2005-11-16 13:12:16的发言:

有控制权不一定有剩余索取权,至少不一定能完全能取得自己的应得的。我认为现在资本和劳动的剩余索取权很不对等,至少不在合理的范围内。

说得太含糊了,能否详细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0 20:43:00
剩余索取权设置的目的是激励受托人追求的目标和委托人的目标尽量一致,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同根据合约而得,委托和受托双方“约”定,这和对等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0 22:41:00
以下是引用nie在2005-11-16 11:00:14的发言: 拥有控制权(control)的人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这最早是Harris和Ravi(1987)的观点。好比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他实际上控制着国有企业,如果不给予其股份,那么他就会卸责、偷懒和贪污等。
是不是前后有点不一致?我理解的是前一句中的控制权的拥有者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而例子中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并不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而只是一个管理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