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4016 8
2009-09-19


也许朋友们从标题还一下子看不出来,但就是在这篇看似一般性论高校管理的论文中,笔者首次提出了关于自己独有的“动态股权激励”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此篇论文为动态股权激励的后继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

文章简介: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中心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郑玉刚1 ,王红毅2
(1. 宜春学院法商学院;2. 宜春学院基础部,江西宜春336000)
摘 要:我国高校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高校改革主体的教师(含行政管理人员) ,其收入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后勤社会化进程、校内企业改制以及院系经济实体管理中,如何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已成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文章以高校社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的改革为背景,提出了动态股权分配的新设想,并就其具体实施和设计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项目经理;收入分配;动态股权;人力资本;产权激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9 21:54:19
此文章真正完成的时间是2002年11月,本人当时的职称为助教。文章创作的简要情况是这样的:思考了半年,毕文于一晚。当时笔者任教课程是《市场营销学》,对管理学的系统理论还并不熟稔,但是这并不妨碍本人依据自己经验体会对管理制度及其创新的理解。文章中动态化管理思想的启蒙源于当时媒体上已经出现的关于“动态股权制”的称谓(当时只是囫囵了一下,并不得知动态股权制的做法为何,知悉动态股权制的做法还要推至2005年在湖北汉口旧书市场淘得了一本价值不菲的罗辉教授著的《再造企业制度》后),以及不久前阅读的一篇谈经销商订货计划管理的短文(载《企业管理》上的一篇篇幅为1页的论文,该文章用了一个本质是模型(注:分段函数)的图表来计算厂家对经销商不同销售预测量(订单量)的不同单价计算方法(当时并不了解泰罗制,后来2005年本人任教〈管理学〉课程后始知此文章核心是借鉴了科学管理大师泰罗的“差别计件制”的管理思想,当然,也许也是作者的思想与大师不谋而合了,谁知道呢)论文是为当时本人所在二级学院拟建的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而设计的,但提交领导后并未得到青睐。也许领导觉得并不现实,但此文章究竟对当前股权激励的现状能起到何种作用或启示,相信读者可以自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22:09:48
楼主是牛人,要向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22:17:30
对本人的“动态股权激励理论”有兴趣的读者建议应该进一步了解本系统研究的更多内容和观点。

以下是发表于本论坛的本研究的相关论文和课件链接:


    2009最新突破性研究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课件(创新版)(5.2 MB) 免费下载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系列论文.rar  (6.33 MB) 免费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22:35:49
一、一种新型激励理论与管理解决方案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激励方案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文化精髓,是一种借鉴“精细管理”技术的以“推进新和谐”(即基于现有岗位和相对业绩进行统筹分配所实现的公平基础上带来的心理和谐)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激励理论。
它体现了“革命性”与“人性化”、“效率与公平”、“历史贡献与现实贡献”统筹兼顾的管理思想,能更科学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道道棘手难题,包括如何实现股权的动态化,如何将绩效因素融入到现有的分配方案中,如何实现“不同职级以及同职但不同级员工岗位职务的动态交替更叠”等。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三个功能:
一、基本功能。用以改善一切有形无形凡是涉及分配的问题。包括各种收益资源的分配,如股权分配、股权分红、工资分配、奖金分配及福利分配、权力分配等其他资源分配,还包括承担责任比例(负收益)的分配。
二、核心功能。用以改善股权或岗位等因素由于过于固化缺乏弹性而影响股权或职务等因素的激励效果的问题。
三、扩展功能。本功能用以实施动态化的岗位管理。通过将一定的股权比例与岗位聘任挂钩,然后同时采取上述一、二的做法,从而形成从收入到股权,从股权到岗位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产生比一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更大的激励约束效果。
如果三个功能齐备,即同时在管理实践中运用,那么这样实施所产生的激励约束效果相比其他任何管理体制和方案来说,其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制度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二、适用范围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激励理论与方法适用于以下方面:

1、能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教科书中所介绍的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等传统工资体系在设计中存在的激励缺陷加以修正和完善;
2、能应用于各种股权激励设计方案中,提升现有方案的激励约束效果,解决所存在的诸多不足;

3、在收入分配上,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可以自成体系。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能广泛应用于股份制及非股份制的任何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理论上对政府行政机关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分配活动亦适用。

4、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不仅适用于收入分配活动,而且对一切涉及资源(有形或无形)分配的活动均适用。

由上可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激励理论与方法的提出,不仅极具理论意义上的创新,而且具有极其强的实践价值和极其宽广的应用空间。

    三、基本资料

                               系列论文:下载
               
                         学位论文:下载



                              讲座课件:下载   


                              答辩课件:下载

                              教学课件:下载

                              考试试题: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0 16:06:23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可以取代股权激励方式,这在当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

国有企业有必要搞股权激励吗? (转载)
ttp://www.chinavalue.net/Blog/302138.asp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