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系统性、科学性、公平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性各方面均具有更明显优势,是迄今为止通过理论研究能被证明在实践中可望取得最佳最完美激励约束效力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我看还有更好的股权激励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案。比如,对比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三个功能”和“三大效果”,XXX理论或XXX方案就相当不错!
结束时间: 2018-11-30 12:30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应用的一个简例:股份合作制超市的分配问题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应用的一个简例:某项目创立的股权分配问题
wsbsmn 发表于 2009-11-5 10:17
研究我看了,从理论角度看的确有新意,但是实际问题依然一堆,换个讲法就是在股权激励中和绩效挂钩从而引入竞争机制,这和通用的绩效奖励是差不多的,通常股份是高层和创始人拿大头,这虽然和工资有点类似,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工资和股权是不能对等操作的,一旦对等操作引入的直接问题就是对于公司资源的争夺,这个在股权上表现非常明显,因此,激励和报酬是不能对等看的
wsbsmn 发表于 2009-11-5 13:41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激励理论与方法适用于以下方面:
1、能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教科书中所介绍的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等传统工资体系在设计中存在的激励缺陷加以修正和完善;-
-----首先工资体系和股权体系是否是一个体系,我还是问这个问题,没有股权行不行?激励效用改进是要在同一个体系里面是可以的,两个体系没有可比性
2、能应用于各种股权激励设计方案中,提升现有方案的激励约束效果,解决所存在的诸多不足;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核心是否就是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只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谢谢
3、在收入分配上,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可以自成体系。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能广泛应用于股份制及非股份制的任何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理论上对政府行政机关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分配活动亦适用。
---你这个自称体系我没有意见,但是不能代表你没有缺陷。
4、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不仅适用于收入分配活动,而且对一切涉及资源(有形或无形)分配的活动均适用。
----
还是那个问题,有人来投资,使用这个模型,你认为别人会接受吗?---这涉及资源分配吗?
内容原创!观点领先!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wsbsmn发表于 2009-11-5 13:41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激励理论与方法适用于以下方面:
2、能应用于各种股权激励设计方案中,提升现有方案的激励约束效果,解决所存在的诸多不足;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核心是否就是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只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谢谢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11-03 23:46 - 阅读:69 - 评论:0
一、适合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的“爱心俱乐部”式增强型员工互保管理技术
适合于有一定人数规模的企业及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机关单独或联合组织实施。
本方案的优点是:
1、有情:有利于增强员工集体归属感,感受工作环境的温暖。
2、有利:能有效降低对所有人都可能发生的在保障范围内的各种对常人而言是其自己及其家庭均难以承受的重大、特大的风险发生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
3、有益:作为常规社保、补充保险等保障方式之外的有益补充,管理方法独特,投入成本低,保障范围大,保障力度强,员工自觉参与意识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二、投票定性法、均值调节法等360度多主体评价完善技术
本技术应属首创、独创,机制设计十分巧妙,实施效果显著,对相关实践工作应具有比较重大或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比如,投票定性法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对行为导向型绩效指标的评价量化方法,而均值调节法能使由于传统评价方法的设计缺陷而造成的对绩效评价的损害程度在一定或较大程度上得以减轻。
可以预见,如果在相关实践中能选择采取上述方法对当前管理现状中所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则一定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促进企业及各类组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而以管理的科学化促进组织发展,以管理的科学化促进社会进步指日可待!
三、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人力资源动态化激励约束管理体系
本创新体系不仅能与传统的各种管理方案相比,而且能与基于传统管理方案进行创新改进后的方案媲美,堪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终极境界。与一般的创新方案相比,本方案所具有的优良品质更多更佳,缺陷基本被消灭或使其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其原因在于:本方案的三位一体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以一种有机方式重组,采取渐变式的动态改进方式更增添了本方案的人性化色彩,更易于为人接受,再加之多重效果作用(激励约束相结合、短长期激励约束并具、多方利益兼顾)终使本方案的实施效果步入完美化境!
本方案适用于一切社会组织采取,即不仅适合于股份制企业,也适合于其他各类型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对其内部各种经济资源、权利资源等的分配活动进行改良!
包括:对传统薪酬体系和一般创新的薪酬体系的改良、传统股权激励制度(含虚拟股权激励制度)和一般创新的股权激励制度(含各种其他的动态股权激励制度)的改良、传统员工岗位管理模式和一般创新的员工岗位管理模式的改良,还有对传统分配方式所存在的不合理做大胆改革而新辟的更多更广的应用空间,比如按综合计算出的个人的实际分配率对名义上的投票权、打分权的加权计算、经费使用权按新分配标准的分配、财产分配权(亦可拓展到民用私人领域)等方面的开拓性应用!
本体系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若能在社会各组织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有力实施,标志着我们这个社会的管理文明正在迅速跃进一个崭新时代!
欢迎了解!欢迎垂询!
非主流管理学课件
“薪”新之火PPT(学习薪酬体系设计必备)
相信这些咨询师课件都不错,就是较少有新的思想和设计。像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岗位工资或职能工资设计、绩效工资设计、股权激励设计,基本大同小异,指导思想不出传统窠臼。看来,西方管理理论与设计方案不创新,中国将很难在别人前出新东西。
从更为科学的视角审视,传统管理体制与管理思想、管理设计存在十分大的问题,而且并不仅仅是局部的,而是整个系统的,方方面面互相缠绕,这也决定了即使是用一般的管理创新方法也不可能真正解决管理的本质问题,因而必须用系统全面的创新来进行彻底地解决,变组织中各类群体的利益互相纠葛为利益的互相扶持,不仅管理将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而且人文环境将焕然一变,这就是研究“以改革强管理、以制度变文化”为主旨的新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魅力所在。
P17观点不错,
P18貌似对廖泉文关于绩效工资分配做了点小创(不过就种小创也很普遍)但仍旧可以说本质没有变。
P33更是立足在不变现行体制本质下而提出的方案。
P-P48现行岗位或职能工资体系等级森严,不利于鼓励多出业绩,P48的加薪办法内含了“鼓励按资排辈而且是连续多年利滚利的结果”思想(当然符合主流),不利于鼓励出业绩,不利于人才引进和流动;
P52CASI是企业常见问题,这也是传统实股型的股权激励手段为什么注定要走入困境的原因,解决此问题即使是在传统方法内也十分简单,可有多种方法形式,但就是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配合。所以解决此问题应当探索系统的解决方案更是上上策。
P58最好分两个系列,同时职务系列注重实绩,分配上搞宽带,当然,这也是传统方法,固可能解决,但要看运气,看环境,因其不系统。所以解决此最好的思路是探索在业绩的计量上该如何改变,而这个需要做很大的思路创新与方法创新。
P59绩效工资计算:方法一模型不错,但据刘银花〈薪酬管理〉,国外有公司是采取此计薪方式的,而且重要的是,此模型仍旧未脱传统体制框架,虽然构建了利益互牵机制,有些进步,比如理顺了部门与部门、部门领导与优秀员工、一般员工与优秀员工原先的利益牵绊的困局,但对原先体制下的所有员工都可能有的搭便车的心理还不能除去,还有仍然是以传统的等级制为明显特征的。方法二公式有误,应去掉权重。方法三与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介绍方法同,绝不可取,完全属等级制下对既得利益的维护,管理思想不先进,且激励效果欠佳,另外考核等级系数如何确定应该做介绍,给出指标体系和标准、流程、参与人员、具体评价方法、统计方法、如何监督、争议如何解决等,否则常规下看许多单位的实践这方面的做法有很多不科学不公平,影响激励,故综合说,方法三断不可取。
P64以后各专题,如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的综合激励办法,均属常规手段,但常规手段在激励性、公平性、长期可持续性、系统性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系统创新解决,如我上面的评论所述。
P79常规方法,可有更好解决之道。
P80CASE,需要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结合传统薪酬设计方法,在组织设计、绩效计量、薪酬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创新,进行系统地解决,可以完美彻底解决高级技术人才及其他各类人才激励问题。
简单点评,如有异议,欢迎回驳交流。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