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去杠杆化”就要先说“杠杆率”。
在美国等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杠杆化的交易,比如股票市场的融资融券,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交易,尤其是衍生品市场存在着大量的高杠杆率的结构性金融产品。杠杆化交易说白了,就是用较少的钱操作较大规模的资产。这样既可以放大收益,又可能放大亏损。正是因为这种交易风险非常大,所以在交易所中才会设立“每日结算”和“强行平仓”的制度。
有了这样的交易机制之后,世界上主要的投资银行们就可以用较小规模的自有资本来操纵庞大数量的金融资产;同时,投行们还可以引导自己的客户把大笔资金投入到杠杆化的交易之中,他们的客户包括了普通投资者,共同基金,商业银行,养老基金等等。
有数字表明美国的20大投行的平均杠杆率在20倍到30倍左右,由此带来的是全球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全球实体经济的16倍之多!
当金融危机爆发时,大量衍生产品的价格暴跌,各类金融机构财务情况恶化,投行和商业银行们为了偿还到期债务,不得不竞相变卖手中资产,结果就使得资产价格连创新低。同时因为资产不断缩水,这些机构的财务杠杆率反而会越来越高。因此,就会出现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死掉,美林和银石的卖身。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去杠杆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