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人性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人性自私论还是人性本善论呢?去掉伦理框架和上层建筑的束缚,人性的本源乃是动物的本性。而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架构下,民主、自由、诚信、善良似乎成为公认的美德,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精神文化也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来不及去思考人性的本源,顺其自然地接受着现有的精神文明架构。可是我们有没有去逆向思考我们现有的生活准则呢?
诚实真的是人类的本性吗?彼此的尊重又是社会应有的准则吗?分配公平真的是上帝的旨意吗?让我们类比到动物世界,首先人是有着高度智慧的生物体,但是仍然具有动物属性的基本特征。试想当一只老虎碰到一只狗,那么狗对老虎说“我愿做你的奴”,老虎不会理会任何的外部环境,只是扑过去秒杀狗。整个过程中在我们人类的眼中非常正常,可是当天灾降临到普天的老百姓身上,我们人类往往赋予了其灾难和悲剧的人类文化和悲剧的意识形态,将生物意义上得灾难赋予精神层次的意义。因果轮回说只能聊以安慰后人,但是鲜明的事实却告诉我们一个极具现实的案例。当你掉入河中,你是在思考阿基米德定理还是思考理性的救赎,或者你曾经对于社会有过多少的DONATION,但是只要这一刻你不会游泳,YOU CAN JUST SAY BYEBYE TO EVERYBODY.任何的文化架构都无法挽救你的生命,惟有你会游泳才是最切实的救命稻草。很多时候我们在想有来生来世,但是我们内心深处知道来生只能是痴人说梦,上帝赋予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本身!当我们离去,真的所有的财富、地位、权利、爱情、夹杂各种的欲望都会瞬间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都在为金钱和事业在像机器一样地活着,纵然是挣了一辈子的钱却从来没有自我潇洒地活过一天。真的是很可悲!有时候我们读历史读文化,我们会感觉非常享受其中的源远流长,但是我们所有的想象不过是我们人类自己意识形态的架构。乃至法律也是由各种架构而组成的各种体系的组合,当我们回到人性的本源上来思考,其实我们人类的生活才会获得真正的有意义,才能成为真正的理性人。
这里面我来重新的解构一下“理性人”,我所谈的理性人也是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这个利益却是个体对于自己感觉的一种认知和选择。就是说个体的价值偏好,假设一个人非常喜欢过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那么生活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就是他的首选。那怕他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不是很如意,但是只要这个选择趋向于他的价值偏好,那么这个最近值明显就是有利于达到最大化利益。如果说一个人喜欢过安逸自在的生活,那么生活在县城明显就是他的利益选择最优路径。而现在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按照主流社会(和上流社会有区别,它是指被社会潜规则认可的主流规则)的价值取向来生活,学生向往着名牌大学(大学的名牌否是学生地位的体现),官员的级别的高低、商人金钱的多少,宝马奔驰和美女帅哥成了所有人共同的梦想!但是这真的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了吗?我认为每个个体达到自身预期的福利最大化才是社会真正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举个例子,如果说一个同性恋,你让他娶个美女对他来说没准还是个负效用呢?而让他选择和同性结合反而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不能完全代表个体价值取向。而且当很多人无法实现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时,就带来了社会的整体不幸福。仇富仇权仇贵成了广大底层阶级的共同呐喊,当无差异曲线远远远离既有的预算约束线时,大部分只能在怨恨中度过上帝赋予的极其宝贵的一生?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每一个过程,它是由时间组成。每一秒时间的过去意味着你的生命流逝!而当我们大多数人再工于心计地算计经济利益和地位利益时,又何曾去想到生命存在这个本身过程的意义呢?只要充分地区体会和经历人生中的每一天,每一天都让自己得到满足和快乐,这不就是最崇高的社会福利的意义吗?
你可以选择不要去犯罪的任何爱好?或者是去迪斯科或者是去泡夜店或者是去名牌大学念书,或者是去市井胡同体验风味小吃或者是去看美女帅哥,只要充分地选择你的偏好!那么人生的意义就得到了最大化地体现。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