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学经济74——外汇市场
巩真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在国际贸易、国际清算和货币兑换中广泛地被其他国家接受,那么它就是“外汇”了。
外汇市场就是这些交易这些货币的地方。不过在今天,外汇市场大都虚拟化了,交易是通过电子通信在瞬间完成的。也就是说,没有人会提着大捆的钞票在那里进进出出。即使你在非洲,只要有现代化的通信设施,也可以完成远在华尔街的外汇交易。交易的结果都是些数字,记在你的账户上。
在外汇市场作交易的有各种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投资公司和对冲基金,也有个人。他们可以利用全球不同市场上外汇的差价作“投机倒把”获利。不过因为这样做的人太多,电子设施运转得又太快,所以越来越难有获利的机会。他们也可以利用对外汇汇率变化趋势的估计来买进和卖出,就像1992年索罗斯做的那样。他估计英镑会在近期贬值,于是向英格兰银行借了一大笔钱马上买成坚挺的马克和美元,然后在英镑大幅贬值之后,又买进一些英镑,还给了英格兰银行。剩下的外汇——20亿美元,就是他的了。事情看起来就这么简单。
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减低持有某种外汇的风险。
国家之间的贸易支付也可以在外汇市场上完成,不再像以前要用帆船载着黄金满世界地跑,一遇上海盗就彻底倾家荡产了。
但是,如今的实物商品贸易还得用轮船运来运去,听说在马六甲海峡那里至今还有海盗,中国的护卫舰队都去了呢。
有一篇科幻小说说货物和人将来也可以在通信设施之间传输,省了交通工具。目前这个设想还在试验之中。但结果很悲惨。那个科学家把自己在电波中传来传去,不幸混进了一只苍蝇。结果两种基因混合了。到那头他出来时,变成了苍蝇和人各一半的怪物。
这种遭遇和今天金融市场的境况也差不多。
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是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香港、东京、新加坡、悉尼和纽约外汇市场。它们正好绕地球一圈,分布在不同的时区,可以让全球的交易在24小时中不间断地进行。
因为国际外汇市场一般不受其所在国家法律的约束,目前有没有国际权威的机构来监督它们的运作,所以,这里就成了各国金融炒家兴风作浪的战场。
金融炒家们其实什么也没有生产出来,但是却可以用买卖外汇“轻而易举”地赚了大钱。当然也有“轻而易举”就输得精光的。因为,外汇市场上的钱就那么多,不是给了你,就是给了他。不可能大家同时致富。(股市也一样。)
虽然外汇市场是独立于任何国家管制的,但它却直接地关乎金融开放国家的经济。
比如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的GDP就让像索罗斯那样的国际炒家“一夜之间”全都卷走了。当然,这种席卷GDP的现象并不是可以由外汇交易单独造成的,而是炒家们利用了那些国际宏观经济中的漏洞。
当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责索罗斯们是强盗时,索罗斯反击他说:“蚊子不叮无缝的蛋。是你错误的政策导致了国家的经济危机。”值得一提的是,索罗斯的确是最早揭示国际金融市场问题的一位智者,也是国际金融市场监督机制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他甚至说,他在金融市场上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