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341 0
2009-09-14
为了限制进口商品挤占国内市场,影响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政府在海关向进口商品收取关税。对巨量的商品,比如钢铁和粮食,就按照商品的数量来收;对价格昂贵的商品,就按照商品的价格来收。怎么划算怎么来。
关税既可以阻拦进口,又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更何况有谁敢反对保护民族产业和本国经济?
很少有人会计算关税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即使有,消费者也因为群体太分散,又承受着“不爱国”的压力,而不会明确地表达他们的不满。比如,近期奥巴马政府对中国汽车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据说每年会让美国人为了使用轮胎而多花6亿美元。可有谁出来表示反对?
要不是因为关税,中国人早就开上了物美价廉的汽车;俄罗斯的“北极熊”也不至于今天还挤在他们的“拉达”里。欧美各国的老百姓也在近几年才尝到“中国制造”的甜头。
都是关税惹的祸。
但是,如果真的没有关税,中国就不会有“联想”和“海尔”;到今天全世界人大概开的还都是“福特”和“别克”;日本、韩国,还有东南亚各国都得靠种植大米为生……。
这种情景比关税还可怕。
还有,关税也是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动力。因为直接在国外生产产品是绕过关税壁垒,直接进入他国市场的明智之举。而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又称为积极推动当地就业、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