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3085 220
2005-12-03

上论坛也有段时间了,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泡论坛的经济学子的思想,虽然还不能代表广大中国经济学子的思想,但也是差不多的。对经济学是热情有余,但理解不足!这其中的理解不足,就表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学经济的,数学好不好不重要!

罕闻有哪个学现代物理的数学不行。为什么?物理这样的学科,必须用数学来堆砌!这一点大家都赞同吧?发现一个物理现象或者一个规律,如果不用数学定义或者证明一下,这是要被世人耻笑的,别说是同行了。为什么数学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是因为数学的严密性,科学性,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没有哪一种工具比数学更适合来做这项工作。用数学作的定义,其外延和内涵都是那么精确,不存在语言带来的歧义;用数学作的证明,只要数学论证过程正确,模型建立的合理准确,结论必然也是不容置疑的。

然后再来比较一下物理和经济学,这两个学科内容完全不同,但是相似之处颇多啊。他们都是科学!如果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客观物理(不是化学)规律,则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世界的客观规律。研究规律的学科是科学,不是一两个人耍耍嘴皮子就能够办到的。如果发现了一个经济现象,这种解释他的过程,就是对未发现规律的发现和对已发现规律的验证。解释经济现象是要一丝不苟的,任何主观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你写一篇不带数学的论文,你又怎么能证明你论文的思想是不带主观的呢?对于科学来说,你说得再有理,也没有根据!

数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数理方法,也就是先采取一定的假设前提,用数学建模,然后运用正确的数学定理去得出规律;第二种则是使用统计概率方法,亦即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对已发现规律进行实证。这是两种使用最多的数学方法,也就是人们称数学为工具学科来由。

物理学很幸运啊,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的无可厚非。首先是数理方法,采取一定假设,再运用数学建立物理模型,从而得出物理规律,然后再使用统计概率方法,反复做实验,对得出的规律进行实证。

经济学就不行了,虽然也可以采取数理方法得出经济规律,但是无法象物理那样随意的做实验采取数据,因为没有经济学家敢拿国家或者社会的经济当作实验来处理,我们可以轻松的对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实验,但是不能够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崩溃情况做一个小小测试……

就是因为如此,有很多很多人就说经济理论缺乏实证,然后就对数理方法提出质疑……这是不公平的!

物理定律也讲前提,比如,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物体,下落时间是个常量,但是这是建立在真空前提下的,在不真空的情况下,这一规律就绝对不成立!事实上,哪怕是宇宙空间,绝对真空是肯定不存在的,但是他为什么被人广泛接受呢?原因是和真实情况误差不大。人们懂得容忍物理学前提不严密,为什么就不能容忍经济学前提的不严密呢?

这还是一个误差的问题,当误差足够小的时候,规律就被认为适用。我不排除存在大量的经济学规律,误差实在太大,这或多或少要归咎于这些规律的前提假设不够细致合理,虽然数学论证没有问题,却和实际的误差太大。我们不难想象,当处于一个空气密度相当大的星球(空气密度大由于气压高),从同一高度下落的物体,下落时间是个常量这一规律一定也会被人们视为笑柄,误差太大!这个星球的人,也会像我们怀疑经济规律一样去怀疑这个物理规律,测量误差也太大了嘛,提出这一规律的人就会强调,要真空,要真空前提才行,然后就是一番冷嘲热讽……反对方说:你的前提不可能,所以你的规律就不实用!……

现在不正存在这种情况吗?有好多好多人在骂经济学,前提太苛刻,实际不存在……

一个好的经济理论首先是要有严密的数学论证过程,然后是取得大量的数据作为证据,这一点和物理是一样的。人类社会和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同,使得经济理论的前提显得更为难以取舍,国际学术界,包括经济学诺贝尔的颁奖机构,也考虑这些情况,首看数学,然后看实证和误差,最后看学术影响力,这是一个普遍的对经济理论的评分标准。经济学家由于没有物理学家那么幸运,所以在建立经济模型的时候,尽可能的修正假设,达到误差够小,能够尽量实用一些。但是,为了客观公正,必须要用数学这个利器。

现在有某种言论,说经济学家使用看似高深的数学来掩饰他的荒谬理论,我要说,如果他的理论,前提合理,数学运用正确,那么理论一定是正确的,问题就出在前提和现实不符;反过来,他的理论其实是不对的,那一定是他数学错了,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是不会得到学术界认同的。

国内正存在着对经济学认识的缺乏,使得大量的文科生涌入经济学世界,这就养成了国内数学理论贫瘠,光靠笔杆子的现象。发现好多人评论经济学文章,用文笔流畅等等,这不是笑死人吗?文笔好都能用来评论经济学文章啊?

还有很多人,双耳一闭,大谈数学无用论……我实在不知道他们的动机,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动机的话,我觉得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数学太滥,找个借口让自己继续学下去……

经济学这门课培养的究竟是什么人才啊?是培养经济学家和经济分析师的。不懂数学的,不应该来学,而应该转去学管理和会计(当然,会计也要一些数学基本)!当然我不反对管理和会计的人来旁听经济学课程,这对使他们熟悉经济规律有帮助,但仅此而已!

读经济学是让你来做理论学问的!不用数学能行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 8:31: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3 09:13:00

最早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时候,我也觉得经济学里的数学简直是多此一举,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我也有同学曾经不屑的跟我说,经济学是没用的学科,不就是在解释经济现象吗?通通都是马后炮。

但是,当我下定决心去学习和研究我感兴趣的东西时,我才发现对于经济学基础我欠缺的太多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 09:24:00

我是刚刚开始学习经济学

不知道需不需要数学

对于数学我已经很头疼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和数学特有缘

现在的专业是计算机

是肯定需要数学的

自己感兴趣的经济学看来也需要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 10:12:00

用田国强在CENET上的访谈录上的一段话来说明:

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像亚当·斯密和科斯那样,不用数学模型就能发展出那么深刻的经济思想呢?既便如此,经济学家直到现在还在研究在什么条件下,他们的结论成立。况且我们处的时代不同,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的社会科学学科。没有严谨的讨论,你的思想或结果就不会被别人承认。你不是亚当·斯密和科斯,或有权威的国家领导人(如邓小平),基本上没有人会对你提出的思想进行规范和论证,你必须自己动手,用逻辑严谨的方法来证明你的想法或思想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 10:22:00

数学绝对重要

但经济学不能只有数学,思想往往更重要

要分清主客,在经济学领域,数学永远是工具,重要的工具。有的时候都有先行停一停经济学,重新系统的学习数学的想法。

不过楼主有的时候用数学用的过滥,明明口述就可以表达的东西,非得用数学表述一番,感觉有些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仅代表个人看法,很佩服楼主的数学功底,还要向您多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 10:50:00

是不是画蛇添足,不是随随便便凭感觉就能定论的!我已经说过了,不用数学,则无法表达科学性和客观性,数学如此必要,又何来画蛇添足一说?

纵观经济学典籍,我的数学方法,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还有比我更夸张的经典数学表述……难不成经典也是多此一举?

另外,亚当斯密等人还只是停留在远古的经济学阶段,就好比是亚里士多德之物理一样,又有谁不承认亚里士多德对物理的贡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 10:52: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