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矛盾有两种不同的缓和方式。一是工人阶级的力量强大到足以挑战并分享资本的权力,资方与劳方达成妥协,工人阶级获得工会合同,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均有所改善,形成管制型 SSA。此时,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将限制资本的逐利性,减少资本主义投资,产生利润挤压型危机。二是资本力量异常强大进而控制了工人阶级,形成自由主义型 SSA。此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工作环境恶化,社会福利水平和公共服务支出降低,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危机。
(摘自
http://ie.cssn.cn/academics/rece ... 803408226651131.pdf)
-----------------
以上说明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意思。但是这个理论有一个错误,即把劳资各自看成一个利益整体。其实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分开许多行业的,在每个行业里面,存在着许多企业,而劳资关系只存在于这些企业内部。因此,劳资并不能各自成为利益整体而存在与互相对立。比如,电力行业与煤炭行业,电力资本家与煤炭资本家在利益上是不一致的,因为电力要消耗煤,因此就以煤的价格为中心而构成这两个资本家群体的利益矛盾。同样,工人也构成同样的利益矛盾。因此,我们甚至看到,行业与企业内部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具有更大的利益共同性,来对抗其它行业的利益竞争。比如,如果煤价上升,则电力企业的利益就会受损,就会损害到电力企业的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但却有利于煤老板的利益,也有利于煤矿工人的利益。
所以,我们无法得出马克思的阶级观点,从而也无法得出马克思的危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