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7039 40
2005-12-07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认为,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将一直维持在生存水平的制度工资。工业扩张可以在不提高工资成本的条件下进行,工业资本积累很高。这种低工资、高积累的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农村劳动力被吸纳。但我国珠三角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却恰恰是在中国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的,之后带来的是农村劳动力工资的上涨,这与刘易斯的模型是相悖的,原因何在?

请大家发表真知灼见!

****************************

以下是smallfishcn的关于置顶的一点评论

二元经济模型确实在80年代以前很火、这也是结构性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因为理论上这个模型很完美。但是这个理论在实践的政策分析中收到了挑战、在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按照模型说解释的那样。所以这样的理论在中国出现偏差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二元经济模型主要是从宏观上来分析问题、但是农民的微观主体有时并不是如宏观上所讲的那样。所以导致了90年代以后的微观发展经济学的兴起。这主要是运用家计模型来分析农户的行为、这导致了政策分析工具的巨大变化、使得政策更具有有效性。这个问题我在本版的lyy的帖子中已经做了一些介绍。

因为如有些朋友所说∶在珠江三角地区的待遇很差。农民工开始转移到长江三角地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跪过程。我们称之为"双转轨"。这样导致了经济分析的复杂性。

这个领域里面不错的分析专家有人大的曾寅初教授。大家可以在他的主页上下载到很多这方面的最新的研究。

http://sard.ruc.edu.cn/zengyinchu

欢迎大家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

*****************************************************

[此贴子已经被smallfishcn于2007-2-9 11:57:26编辑过]


鬼魅魍魉  金钱 +50  好文章 2009-2-28 20:00: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7 22:28:00
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农业税的减免,使得农民的很多负担减轻了,但是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民工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8 10:34:00

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是为什么?因为它是剩余的。

可要是这剩余的劳动力进了城市以后,连劳动力都不是了,有人会做民工吗?

珠三角的用工环境是极度恶劣的,有些企业民工(包裹童工)进去一个残一个,化工中毒,机械工伤,火灾,还有拖欠工资等等,民工一言概之就是“太黑了”。

另外一个,当地的农民权益保护得比较好的,没什么逼迁事件,农民主要种经济作物,保护价落实得好,基金合作制度完善,收入有一定保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8 14:47:00

部分地方出现农民受到市场洗礼后,视野大开,带着技术,吸引资金回家自己做加工企业的现象。这个应该是件好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8 15:14:00

为什么不从时间上来看呢?春节过后确实出现了民工慌,可是没一个月,还有这种现象吗?

应该是从两个方面来说1,企业没有跟上我国发展的节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最低工资水平已经上调,通讯手段的发展已经没有象以前一样出现的消息闭塞,而且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忽视了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速度;2,应该说珠三角的调整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加上我国媒体的大力宣传,人们对于经济学的供求矛盾也是体会最深的,所以现在就没有这么严重的现象了.

我国的农业政策真的有效吗?不见得,而且从今年开始的中美中欧的贸易摩擦使得珠三角的劳动密集性企业的定单减少,使得拥有一定技术累积的农民工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单纯的劳动密集已经不是很吃香了.大量劳动里转投长三角就已经说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8 21:54:00

感谢楼上几位的讨论,我个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回流之说目前尚不成熟,第一,农村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不断被城市占用的土地之间形成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现有的尚未转移完毕,新增的更不用说,但不排除个别局部和区域的回流现象,但并不普遍。第二,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实施不久,政策的滞后性加之并不一定有效,还没有使农民真正感受到发展前景,所以,凭借政策说回流,尚不成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