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428 16
2009-11-09
    几天前,突然想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便携女友到学校美食城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到那儿一看,一大群人围在其中一个橱窗前,熙熙攘攘,不知发生什么事,凑上前去,才知道他们在“排队”买饭。我不由心生狐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在美食城吃“饭”呢?大家到这儿来无非是想款待款待自己,吃点在食堂吃不到的东西,或者请朋友的客,造点气氛和排场。众所周知,美食城的价格普遍高于食堂,谁让它叫“美食”城呢?因此,在美食城选择吃饭是不划算的。以往,大家普遍会选择炒几个小菜、面食、盖浇饭等食种,但现在已然成为历史了:这个橱窗好像安装了一块磁石,把客人从其他地方都吸引过去了。这更增加了我的疑惑。
    我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这里菜的种类比较多,特别是荤菜类,而且烧得像样,不愧为“美食”,菜价实行组合分价制,即一荤一素、一荤两素、两荤三素等组合分别定价。重要的是价位,这里我记录了几种价格:一荤一素4块,一荤两素4.5块,两荤三素6块。和食堂相比,这样的价位应该是比较实惠的,而且菜量也比较足,饭是免费的,不够还可以添,难怪有这么多的人围在这里!
    以前这个窗口是经营炒菜的,经营模式是菜单点菜式;现在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炒菜,但经营模式却明显改变了,它不再是先点菜后上菜,而是先上菜后点菜——把炒好的菜摆在前面让大家选择(这让我们看上去和食堂没有什么区别),并配以组合分价制。这一小小的变化却产生了很大的效果,这从大家的反映就可窥见一斑。为什么这种改变会产生这种效果呢?原因就是消费者从信息弱势状态走向了信息完全状态。原来的点菜制是看菜单点菜,光从菜单里当然看不出菜的样子来,而后者刚好相反,菜的好坏一眼就可判断。还有一个原因,点菜制需要等待炒菜的时间,而后者可直接拿到手。
    这其实引申出一个经济学中重要的议题——创新。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例如,建立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美食城的上述改革正是熊彼特定义上的创新,它通过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了效率的良性产出。
    “创新总是先由个别人进行的,但创新活动所得到的利润鼓励其他人模仿”。几天后,我再次来到美食城(我觉得这里实在太实惠了),发现这样的经营模式已经发展到了两个窗口。因此,我又开始担心我能在这里吃上多久,但前景似乎还是光明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总是不会缺少“企业家”的。我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实现熊彼特老人家的遗愿:(整个社会形成创新浪潮,这时生产率提高,社会就进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9 20:12:46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0 14:01:42
其实可以换个角度讲,就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把以前的点菜制度换成现在的快餐制度,不但可以节约不少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吸引顾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0 14:21:39
呵呵,关键是便宜啊,物美价廉,很能迎合学生的需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1 22:24:53
yanyongbo 发表于 2009-11-10 14:01
其实可以换个角度讲,就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把以前的点菜制度换成现在的快餐制度,不但可以节约不少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吸引顾客
说的有道理,这其实就是制度变迁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2 16:36:16
谢谢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