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652 3
2009-11-24
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最近联合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人们认为,「钱学森之问」问到了中国教育痛处。

教育部:这么多年都没有破解

据中国经济网23日报导,随后的10天里,这封信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社会各界对教育部的回应充满期待。

11月20日下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围绕公开信作了「发言」。关于「钱学森之问」,续梅称,这个问题「特别宏大」,「是非常重要,又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不是马上就能分析清楚原因,不是写一篇文章或者简单说几句就 能说清楚的。「这么多年都没有破解,你想它的难度有多大?」

教育部似乎又把这个问题象抛皮球一样抛扔回了社会。有分析家表示,在当今中国,官员的权力缺乏制约、权力被滥用。因此,相对应的就是,个体变为奴性,中国人全被塑造成依附型人格,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怎么会有创新精神,怎么会有创新能力?

此前,11月11日,发出公开信的沈正赋等11位教授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很多媒体称,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这11位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实际上,钱学森离世的第二天,就有评论指出,钱学森对这个国家的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就变成媒体之问、网友之问、学者之问。为何钱学森活着的时候,他的发问没有激起反响,他的离世反而引起更大的发问?

“「钱学森之问」问到中国痛处”

媒体人张海英发文「钱学森之问」问到了中国痛处,他说,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解决。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吗?

南都报称,这个解开无数尖端科技难题的科学大师,把为什么中国一直出不了大师的问题抛给了公众。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真的是要向大家讨要一个未知的答案,甚至,或许答案就在他的心里,而这不过是晚年钱学森的一句浩叹。

而就在钱学森提出大师问题之后,还有更多关心教育、关切国运的人士求解。他们说,大师的心灵一定是自由的。他会顽固地、习惯性地怀疑权威。无论何种模式的灵魂塑造、思想灌输,都必同于对大师的戕害。

他们说,大学日益行政化、官僚化的背后,是权力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创造的扼杀,是权力通吃对大学的污染和毒化。至于,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几乎就是对「中国何以不出大师」这样务虚的发问最直白的回绝。

“中国教育就是要教育庸才”

网友们也争相回答:「要想在当今中国真正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如同要求国足能捧起大力神杯!!其中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根本不改变,一切都免谈!!!」

「谁说中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出在应试教育上,那是傻子理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还是比较公平的,可是走上社会后,都去追求功名利禄了,都去研究咋讨好领导了,谁还安心研究学问啊!创新不是扯淡吗?」

「我国教育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因为中国教育就是要教育庸才,庸才才好管,才不会威胁到上面的地位!」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认为:「中国老一辈知识份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以天下为己任」。我觉得钱学森身上最宝贵的精神也是这一点。把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跟科学、不断追求未知的兴趣融为一体,这正是中国传统知识份子的特点。只可惜我们现在的知识份子正在丧失这种精神。这一点我们需要觉醒。」

在当今中国教育拒绝独立人格的环境下,「钱学森之问」有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4 12:38:51
一个沉重的话题,当局不愿因面对的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4 12:39:28
继续做梦
做大师的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4 12:43:59
能够这样讨论,能够这样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了。下一步是看改革的进程和范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