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40 3
2009-11-26
原来曾经看了“美丽心灵”这部电影,很受感动,却没有深思。
    今天老师正好讲博弈论,就说到了“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他说这部电影里面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就是纳什在酒吧中4个男的追5个女的,如果按照自由竞争原则,每一个男的都会去追那个最漂亮的,最终就是没有一个人追到,而且再去追其他长相平庸的女孩时,会被拒绝。这时4男5女就会非常寂寞。所以,纳什均衡就应该是大家去追那些长相平庸的女孩,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结果。可以说,这不是一个最优的分配。而传统的理论是,自由竞争导致资产的最优分配(看不见的手的分配)。这是相互矛盾的。
    但是老师说,上面这个例子中出现的并不是纳什均衡。因为纳什均衡是没有诱因去做别的决定,但是电影中的纳什均衡中,那些人还是可以选择去追求美女的,这样就出现了偏离,就不是纳什均衡了。他认为这时应该用的不是纯策略,而应当用混合策略,即加入概率。
    我感觉这里不是很懂,听的很糊涂。还要请教,到底电影中这段错没错?我怎么感觉就是没错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6 16:11:33
电影中的不是真实纳什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6 17:11:13
纳什均衡假设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自己的策略;而在电影中,追女友会涉及人的本性问题,爱美、荷尔蒙等等,谁能保证绝对理性,举例来说,和尚都有吃荤的^_^,所以你老师是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6 19:44:11
还是不懂啊。我老师当时说的并不包含很多情感因素,他也是已经假定那几个酒吧中的人都是理性的人。
说因为他们都是理性的人,所以都有激励做出偏离影片中的纳什均衡的行为,所以,按照纳什均衡的定义(好像是no deviation for every players),影片中出现的并不是纳什均衡。所以应当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但是我觉得影片中的纳什均衡就是纯策论同时博弈的纳什均衡啊,老师说的那个偏离纳什均衡的激励,我认为在同时博弈当中就是不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