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602 1
2009-11-28
旺报20091128__中国媒体市场化的光荣与险阻


《南风窗》-中国媒体市场化的光荣与险阻
·
2009-11-28
·
旺报
·
【本报讯】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4+112009112800386,00.html


 市场化媒体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这是因为中国媒体实际上是双轨制,一轨是吃财政饭的媒体,另一轨就是市场化媒体。


 市场化媒体当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市场化媒体主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当时能够允许市场化媒体存在,主要是经济的考虑,说白了是卸财政包袱。


 市场化媒体进程一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就打开了。从潘多拉盒子缓缓冒出来两个精灵,一是新闻自由的精灵,一是公民社会不断壮大的精灵。更重要的后果就是市场化媒体就是带动整个社会运动,带动公民社会快速推进。


 市场化媒体的特殊功能


 市场化媒体的时代背景,除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转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转型,是社会政治层面的转型,即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这个更重要的转型需要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这个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我们当下并没有为这种转型准备好。


 主要是在社会自身的组织这点上,我们完全没有准备。过度管制公民的集体行动,过度管制民间社团,民间因此很难自我组织。我们向公民社会的转型一方面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就是条件不具备。


 在这种中国特色的背景之下,市场化媒体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就是相当程度上替代民间力量的功能。所有这些本来属于其它社会组织的重任都转移到市场化媒体的身上。这是中国市场化媒体在转型期间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中国市场化媒体的特殊作用围绕三点展开。第一点是对公共事件的推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两面性。一个方面是市场体制逐步得到确立,虽然这种确立是有限度的,但无论如何,总比原来一点市场经济都没有要好。另一个方面,虽然市场经济快速确立,经济高速增长,但这种高速增长也制造出大量矛盾。社会冲突的高发,跟市场化媒体的快速增长几乎是完全同步的。


 市场化媒体推动许许多多的公共事件。媒体跟公共事件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事件发生,如果没有媒体参与,就不可能把它带入公众视野跟公共利益联系。


 公共辩论提升民族智力


 媒体能带动公共讨论、公共辩论。这就是市场化媒体的第二个推动作用。


 如果说媒体对公共事件的第一个推动,主要由调查报告来完成,第二个作用就主要由评论来完成。中国的媒体评论原来好像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品种,尤其对市场化媒体而言,原来市场化媒体似乎都是摆在报摊上,说的都是一些市井新闻。后来有不只一家报纸扭转都市报的这种传统。


 这种以整版评论文章的模式在中国的都市报当中,得到了快速复制,内地但凡有点影响的都市报,他们评论版的操作基本上都差不多。评论在市场化媒体的快速崛起,就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们本质上都是公共辩论、公共讨论,而这种公共辩论、公共讨论恰恰是当下中国最紧缺的公共产品。


 推动公共政策改进


 通过推动公共事件,通过推动公共辩论,最终推动公共政策的改进。这是媒体第三个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标准,但这个标准的背后,需要一个更大的标准,也就是标准的标准,来丈量公共政策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民主、是不是理性,这个标准的标准就是底线共识。


 公共辩论的目的是什么?公共辩论就为了达成一个底线共识。市场化媒体客观上就起到这个作用,我们的公共政策乃至我们的法律法规,很多是不合理的。在市场化媒体崛起之前,公共辩论全面展开之前,怎样不合理的法律法规都没有一起因为民意而改变,但有了市场化媒体之后,有了公共辩论之后,这个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孙志刚事件是一个最重要的起点,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废除《收容遣送条例》。然后是钉子户事件,改变了整个《拆迁补偿条例》,前所未有地提升拆迁补偿标准。


 通过公共辩论改变规则,这是市场化媒体对于公共进程的第三个贡献。中国社会原来没什么公共空间可言,没什么公共讨论可言,一切操之于我,哪来公共的?但市场经济发展之后,市场化媒体崛起后,公共空间从权力的缝隙当中钻了出来,彷佛精灵从潘多拉的盒子里钻出来一样,不可阻挡。


 市场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也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到2007年,这10多年是市场化媒体高歌10多年,也是中国公民社会快速成长、快速壮大的10多年。


 笔者为什么要划到2007年为止呢?因为进入2008年之后,形势可能正在发生变化。2008年是市场化媒体比较困难的一年,这种比较困难的局面可能会常态化、持久化。之所以如此,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新国家主义。


 新国家主义?


 这个新国家主义在经济领域表现得最清楚,就是国进民退。经济上的新国家主义必然要影响到媒体。因为媒体的例外可能对这个经济金字塔形成冲击与制约,这是不可以的。所以从2008年开始,原来的市场化媒体,就一路遭遇严峻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种过渡状态,要成为一个独立的、长期的历史阶段。因为金字塔上端的某些人,某些寡头集团从中得到了巨大利益,他们不可能让这种社会结构改变,他们要这个结构永远维持。

 (摘录自《南风窗》24期,作者笑蜀为中国知名评论者)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8 23:03:15
看看,听听,不同的声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