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沙暴袭来,一座拜金之城掩埋其中。
迪拜,曾经被冠以无数美誉,而今却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信用危机。
是在沙土中越陷越深,还是抖落尘埃继续散发海湾明珠的光芒,迪拜期待着艰难转身。
然而,无论此次债务危机最终解决得有多完美,迪拜金融中心地位已然渐行渐远。中东金融格局再生变数。
更难堪的是,不允许收取利息的伊斯兰金融近年终于有较快发展,此次迪拜债务危机却将经济发展与宗教的两难生生摆在世人面前。
1. 危机爆发
危机早已存在,只是沙丘上的繁华掩盖了真相。
在那一刻,所有的人都相信,中东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11月26日,就在股市收市后、开斋节长假开始前,迪拜最大的财团“迪拜世界”(Dubai World)突然宣布延长6个月偿付即将到期的约40亿美元的伊斯兰债券,并将在政府援助下进行高达59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
迟来的真相
尽管迪拜政府也同时发表声明称,其债务支持基金将会着手评估此次重组所需的资金。但这一消息发生在市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极大地触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美国市场由于感恩节而休市,但资金撤离高风险资产的行为,使得德国、英国、法国等地股市当日跌幅普遍超过3%。全球金融市场反应强烈。
与此同时,穆迪和标准普尔大幅下调多家迪拜政府相关机构的债务评级,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进行风险重估的情绪亦被激起,信贷违约掉期合约(CDS)随之显著上升。
比如,迪拜5年期CDS合约价由此前的360个基点,大幅上扬至446点左右。也就是说,未来5年中每持有 1000万美元迪拜债券的投资者,每年要支付44.6万美元购买违约赔偿保险,主权违约几率达26.5%,比饱受金融危机蹂躏的冰岛还高。而其它新兴市场的CDS亦小幅上升至150~200点。
不过,国内某证券公司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迪拜5年期CDS合约价曾于2008年10月份达到近1000的风险最高点,今年年初的很长时间内也一直维持在900点以上的高点。这样看来,目前的风险仍大大低于当时。
危机早已存在,只是沙丘上的繁华掩盖了真相。
迪拜债务危机的爆发与全球金融危机息息相关。“像大多数全球性城市一样,迪拜也遇到了全球衰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挑战,任何市场都不能幸免经济问题。”迪拜王室成员对外声称。
12月1日,迪拜世界宣布延迟还款的5天后,迪拜现任的统治者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首次发表公开评论称,迪拜政府和债务缠身的迪拜世界不可混为一谈。迪拜财政部局长沙雷(Abdulrahman Saleh)也表示,虽然迪拜世界为政府所有,但政府并未担保该公司的债务,债权人需要为他们的决定负责。
话虽如此,迪拜政府最初的强硬态度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投资者普遍担心此次债务危机将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南美、1998年俄罗斯和2001年阿根廷后的最大主权违约事件。【21世纪网】本文网址: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2-7/15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