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高管“杀鹅取蛋” 作者:哈佛法学院公司治理项目成员
卢西恩•拜伯切, 阿尔玛•科恩, 霍尔格•斯班曼
人们一般会这样描述:贝尔斯登(Bear Stearns)与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垮台,很大程度上抹去了其高管的财富。从传媒界、学术界到金融业,许多人都用这个理由来反驳以下观点:薪酬结构导致企业过度冒险,而改革这种结构十分重要。然而,事实最终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诚然,当这两家银行倒闭时,其高管所持的股票出现了巨额亏损。但我们的分析——使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文件中的数据——显示,两家银行职位最高的5位高管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在套现,即使扣除上述亏损,在此期间他们还是大有赚头。
在2000-07年,贝尔斯登与雷曼排名前五位的高管分别获得了逾3亿美元和1.5亿美元(根据今年的美元价格作了调整)的现金奖金。尽管奖金支付所依据的财务业绩在2008年出现了大逆转,但薪酬安排还是使高管们维持了以往的奖金规模。
此外,高管们还会定期通过出售股票和兑现期权的方式,将巨额资金装入囊中。总体而言,在2000-08年期间,贝尔斯登和雷曼的前五位高管团队,通过这种方式套现将近20亿美元:贝尔斯登大约为11亿美元,雷曼大约为8.5亿美元。事实上,这些高管在公司倒闭前几年出售的股票,多于他们在去年乐曲停止时所持有的股票。
全部加起来,那段时期的售股与奖金,让两家银行的前五位高管分别收获了约14亿美元和10亿美元的现金(平均每人将近2.5亿美元)。这些现金收入远远超过了这些高管在本世纪之初所持股票的价值(我们估计大约分别为8亿美元和6亿美元)。
当然,假如这两家银行没有倒闭,这些高管们将会挣得多得多。不过,与被银行套住的股东相比,他们在那段期间内的总薪酬显然是正的。
我们的分析削弱了以下主张:即银行倒闭时高管在股票上的亏损,证明他们没有承担过度风险的动机。高管们没有在银行倒闭前抛掉所有的股票,实际上表明他们没有预计到银行会在短期内倒闭。但一再地根据短期业绩,兑现与业绩挂钩的巨额薪酬,确实会提供错误的激励——激励高管提高短期业绩,哪怕是以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候发生巨额亏损的风险极度增大为代价。
自然,高管冒险可能是因为未能识别出风险或过度乐观所致,因此,即使没有上述激励也会出现。但考虑到高管薪酬的结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冒险受到了上述激励影响的可能性。
改革薪酬结构的必要性并不像许多人所宣称的那样,只是一种处于政治需要的作秀。即便贝尔斯登与雷曼——以及其它有着类似薪酬结构的机构——高管所受到的那种激励,并非以往(企业)冒险的原因,但以后也可能会是。金融机构及其监管机构应赋予重新设计奖金与基于股权的薪酬结构以必要的优先性,以避免根据短期业绩褒奖高管——而这些业绩随后出现了逆转。
无疑,未来数十年内,雷曼和贝尔斯登的故事会一直留在金融灾难的编年史上。要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以及我们应从中汲取哪些教训,保证事实的真实性十分重要。与迄今为止许多人所猜想的相反,高管们由于自己这十年来的领导工作获得了丰厚的酬劳,而并非蒙受了财务上的巨大损失。
三位作者均为哈佛法学院(Harvard Law School)公司治理项目成员。该项目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薪酬失灵:雷曼、贝尔斯登2000-2008年的高管薪酬》(The Wages of Failure: Executive pay in Lehman and Bear Stearns 2000-2008)。尽管拜伯切是美国财政部Tarp高管薪酬“薪酬沙皇”办公室的一名顾问,但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该办公室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