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格变化范围的限定与股价实际路径
于德浩
2018.7.4
根据某种投资模型,我们可以估算出股价的大致变化范围。但是,即使我们限定了范围,但是股价总有无数种走法。我们后来看到的股价实际路径,只不过是万千可能路径中的一条而已。
比方说,我根据股价局部正态分布模型,估算出,50ETF股价在3.0-2.8大约会再持续7周。(实际上,当时根据现有的数据,这个7周还是估算不出来的)。我们暂且假定我们的模型是正确的。
粗略的讲,股价的等效路径,应该是平均每周下跌1%,7周末跌至2.8元的阶段最低点。我们都清楚的是,股价每天的波动范围大约就是正负0.5~1%,所以,这期间必然有股价激烈的来回震荡。
后来,股价现实的走法要远超想象。第一周就从3.1元,一根巨阴线直接到最小2.8元,暴跌10%;后面2周大福反弹+5%,至2.95元;第四周,大跌3%,第五周反弹+2%;最后2周再跌3%,至2.8元。
显然,这个最后的实际路径并没有违反模型的限定,但是这么个具体路径却是很难猜到的。大的投资策略就是,这7周时间空仓,因为预估股价会从3.0跌至2.8元。
但是,当我们看到,股价才刚2天就大跌6%,从3.1跌至2.9,这明显属于“超跌”。对于具体路径的猜测,我们就会忍不住抄底抢反弹的冲动。而当股价从2.9又继续跌至2.75时,我们可能就会怀疑,“我的模型错了吗?”
运气好,我们依然坚守模型,那么当股价反弹回2.95时,还能稍微赚点;而运气不好,我们认为模型错误时,我们就会在短短2天就损失5%。更可气的是,后面确实又反弹了!这就是典型的“当局者迷”。在短期暴跌的氛围中,“斩仓止损”是人性使然。
如果,我们远远的看股价变化,我们可能更会理智的在一开始,就3.0卖出,持币空仓;在1周后股价暴跌至2.8元时,我们才会再进去。因为,根据模型预估,还有6周的时间,股价只能向上或者不能再跌了。
但是,对于反弹卖出的价位,却无法估计。一般会选在2.9这个中间价位,或者等股价又冲高回落1%时,右侧卖出。说实话,这个很难把握。
大智若愚的做法,就是如果判断这7周股价从3.0-2.8,那么就2个月空仓,不趟这浑水了。如果预估股价还会在2.8-2.6持续10周,那么随后3个月,你还是按兵不动,继续保持空仓。可惜的是,身在其中,“保持空仓”这么最简单的事,却变成了最难的事,因为我们总是一厢情愿的希望“股价止跌反弹”。这种希望会干扰我们的理性判断,如果投资模型计算出股价下跌,我们也认为这个模型是错的,或者“万一例外呢?”。直到某个其他的模型计算出股价反弹,与我们希望一致,我们宁愿相信这个模型才是有效的。
我们看一下最近50ETF股价的变化。无独有偶,根据股价局部正态分布模型,预计2.6-2.4会持续约8周。
现实中,股价又在最初的短短3天,就从2.6直接跌到2.4,昨天竟然到最低2.35。现在,股价是2.4元,是理论预估的最低价。理性的讲,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模型,那么我们应该现在进入抢反弹,“还有6周的时间,反正这个模型认为是不会再跌了。”
短期的反弹高点,应该在中值2.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