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1 23:22:35
不错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中国教育失败的地方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没有形成一个真正学习的风气,这样就导致网络游戏横行,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有效的利用了这段黄金的学习时间。这也能归结为教育的失败吧。首先是因为大学严进宽出,考试只是突击记忆力就能过关;其次是因为在中学阶段的文体活动太少,接触的知识面太窄,缺乏兴趣的培养,这样到了大学就很容易迷失……最最可怕的是看不到毕业以后的希望,大学行政化的抬头趋势,让同学们的价值观都收到了影响,要不为什么公务员是最火的职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25:39
教育都是在把人整成形式主义,整成一样的模型,一样的机器,一样的冷漠无情,毫无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25:44
学习与实践的接轨,高等教育的泛滥,记得一位老师曾说过,博士生扩招是一种倒退与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25:46
毕业即失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30:28
最失败的就是教育都局限在学校里面,学生的发展用教育理论是解决不了,无论怎么改都不行,该经历的不经历那怎么能行。

第二就是学生们做的都是一些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即兴趣没得到培养和坚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32:54
流水线作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33:47
中国人爱逞强,当年搞“大跃进”,搞“超德超美计划”,是经济上的;现在搞教育也想用这种速成思路,想把人才的培养像流水生产线那样批量生产。结果硕士博士毕业了一大堆,人才还是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35: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35: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36: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 23:52:48
学校教的非社会所需,社会所需人才学校满足不了,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00:31:47

中国教育最失败的地方也就是最成功的地方。

小学、初中、高中禁锢思想,填鸭教学,是抑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让人从小学会了组织纪律以及完成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任务,抗压能力大。

大学之后得到了解放,但是缺乏指导,造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情观等一系列观念的模糊,造成了部分人的失落、堕落;但是若是能自己想通,那些人便是真正的强者。他们的感悟都是自身深切领会的。——而这样的人,将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爆发力。

中国的教育是有历史原因的。话说回来,我们都能意识到问题,说明这个教育制度已经培养了一批能看清楚问题弊端的人。现在它在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人,也许这些人已经离开了学校,但是现在的思想完全得益于这样的生长环境。

社会在进步,当年被作业、考试弄得焦头烂额鬼哭狼嚎的我们也终将长大。长成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而我们会有孩子,我们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引导他们。所以这个社会会慢慢改观。

当然,亦不能否认有些人彻底迷失。——中国的教育制度,最失败亦是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制造了一场长期的混乱,当一部分人在抱怨时,另一些人在实质性的思考;从中觉醒的人,才是真正思想的强者。
中国的教育制度造成了一个大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如大浪淘沙终留真金般的环境。



先破后立。乱后重生。中国的教育必将崛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02:15:37
why not use ur own mind and realize ur own special feature? Open ur eye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7:49:04
招了一大堆大学生,不好好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21:28:25
中国教育最失败的地方在于过于重视低水平竞技、思维僵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22:51:43
支持前面 被教育 的说法
再说天天学英语么
能学出什么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22:54:43
中国的教育有成功的地方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22:57:40
中国教育最失败的地方在于:教者,学者,管理者都不能自由表达思想,不能根据兴趣做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23:35:31
不都是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和千百年来的思想有关,经改阻力重重,整改更是令人遐想联翩,一定是万分阻力,想改真的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00:28:26
太“唯物主义”了,把人教育得好像人生就是在工作、为国尽忠、赚钱等等。
精神何等空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01:16:08
{:3_53:}一切都在应付考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18:52:14
功利化:由领导到老师,谁不是仅为了钱而工作,现在是真的有几个老师是真正关心我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0:27:47
我觉的1 。   国家的框架式教育   2 。  父母给孩子的第一感知是读书是为了   钱钱钱钱钱   权  权权权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1:45:46
没有一个学术氛围,社会充斥着拜金主义的气息,学校社教育与社会脱钩,但又不是简单的思想独立单纯,而是思想混沌,产业结构也不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22:10:40
最近  做了一个调查  为什么同时  一个专业  同是一个年级的学生  在不同的老师的教学下  会有不同的学习氛围和激情  一个班是一个从来没有在国外留学的老师  一个是外教教的  就因为 引导者的不同  所以 原来相似的人 也可以走出完全不同的路   是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7 00:11:57
说到教育在东方一定会提到孔子,而在西方一定会提到洪堡,
洪堡于1787年入法兰克福大学,翌年转入哥廷根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柏林议会法院。1794年—1797年在耶拿当家庭教师,并参加美学杂志《季节女神》的编辑工作。后潜心钻研历史哲学和语言哲学。1809年2月担任普鲁士内务部文化和公共教育司司长。
洪堡接受了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育,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他坚持反对当时德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学校对学生思想和自由的限制,反对国家干预教育,提倡教育和教学上的自由。基于这一思想,洪堡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减少小学的宗教神学课,增设实用知识学科,使学生能够学到较为广泛和有用的文化知识;废除体罚和死记硬背,采用实物的直观的教学方法;削减文科中学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严格选择教师。   
1810年,洪堡和费希特创建了柏林大学。从申请建校到制定计划、宴请名师,洪堡无不亲力而为,虽然由于离职的原因而没有参加直接管理,但通过他的追随者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他的计划得到了完全的实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得到了最大的发扬。这所新型大学充分体现了洪堡提倡学术自由、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对欧美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洪堡的教育改革与废科举办新学有很多神似之处,但人们在谈论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时代背景,
那是个人类社会拥有文明之后第二次高速发展的时代,第一次的发展核心是农业,第二次则是工业,
如果把工业革命以前的教育称作古典教育的话,那这种古典教育的核心则是以文史哲为基础的,
辅以天文地理军事数学医学,西方还有神学,东方有易经,至于什么学家都是后人加上去的,
中国把接受过相当级别教育的人称作文人,西方叫学者僧侣或者知识分子,
这就造成了早期人都是杂家牛逼人的现象,那个时代虽有科学之实但无科学之名,
那时候研究科学就跟现在公司里做项目一样,都是非常具体的事,牛顿先是看到苹果才发现万有引力,
如果落下的是椰子那牛顿就被砸死了,这也是东南亚文明落后的根本原因(开个玩笑,呵呵),
工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积累了上千年才发生的,新情况提出了新要求,
洪堡的教育改革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暗合工业社会的需要,也就是有特长知识分子,
在此之后的读书人明显不如以前杂了,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没办法,社会要求术业有专攻,
而且是非常专的那种,洪堡教改后就提供这样的学者,这也为工业革命后继续革命提供了动力,
相比而言德国的diplom学制就比英美学制要更陈旧一些,现在德国人都觉得它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于是就有了2000年后的教改,向欧美学制靠拢,以前是universitaet这一级别的学生都按照学者的要求来培养,现在是先分出去一部分学士,剩下读硕读博的才是学者,个别科目仍然保留diplom的学制,
比如说数学,读个学士没什么大用,这是西方的一些情况,中国本来有自己的发展节奏,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形成,中国不得不改,为了不被剥夺生存权,
中国必须工业化,工业化需要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于是中国也开始了告别杂家的年代,
专家应运而生,但是人才的总体质量下降了,这也是洋务运动之后书生治不了国的根本原因,
水平有限眼界狭窄没有历史观,人生观的档次也很低,越到后来问题越严重,
水平稍好的又只会骂街,没有执行能力,最有名的就是日本人的孝子---鲁迅,
东西方教改的区别在于,西方是应运而生,中国是不得不改,时代在变化,我们又进入了信息社会,
第三次高速发展,以信息为核心,我们身边有着越来越多的用于信息传递以及加工处理的工具,
为我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流通和信息处理手段,市场效益也好工作质量也罢,无不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相关,
目前西方开始混科教学的尝试,虽然还没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其方向值得肯定,
中国向何处去,值得深思,特别是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难道我们仍然跟在西方的后边亦步亦趋吗,
我觉得中国需要自己的节奏,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因为西方占据就业的高端,
中国的产业升级受到西方阻挠,哥本哈根大会的实质就是狙击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西方世界想永远占据产业高端,以便占有更多的利益,澳门回归前稍好些的工作基本上没华人的份儿,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人家不会主动退出游戏的,这关乎到生存权,生存权是不能讨论的,
而中国的财产不能升级,就解决不了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就业,
所以中国教育的担子很重,不仅要考虑日后的发展需要,还要兼顾残酷的现实,
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我个人认为,要培养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处理功能的人才,方可两头兼顾,
我们现在一提人才就说什么懂外语,会电脑操作,有专业知识等等,
甚至有的还会加入会开车,会打高尔夫球等项目,但这都太初级,而且容易同质化,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加工处理,所以不仅要懂外语,还要懂多门外语,
会计算机操作还不够,还要回多种软件操作,会数据分析会编程,
会读书太一般,还要会大批量的读书,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专业知识才是对市场有效的专业知识,
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有经济效益的人才,才能带动社会更快地发展,
这就是中国教育需要做的,说句夸张点儿的话,除个别要求高的科目外,
大部分科目的教学质量差点也无所谓,只要核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能被培养出来,
因为很多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也能学,只要想学只要在学校时具备了信息处理的能力,
这才能应对随时可能转行知识更新极快同时帝国主义不让座的残酷现实。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具备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视角盲,才能真正1做到开眼看世界,
才能占有并加工处理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才能尽可能节约交易成本,
才能引领世界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最有问题的地方在于没有帮大家形成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15:16:20
教育最失败的地方是孤芳自赏。学生价值观单一。杨元元的悲剧根源就在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9 18:17:39
教出来的人都留不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11:01:57
我记得华旗公司的六赢理论很好 中国的教育不符合六赢 不可持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11:03:14
在这说这个~有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