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31 20:01:42
其实说实话,学了这么久的经济学,有些公式确实是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很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1 23:04:58
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意义在于通过严谨的数理推导得出理想的结论。也就是说有些结果已经是有的,但是没有依据,这才需要有一种工具和途径来证明。这就是数理的意义。
在我看来,这也是东方人和西方人思维的差别。如果你去问欧美的学生,他绝对不会说用数学证明这么简单的道理做什么呢?只有中国的学生才会有如是的想法。文和理的侧重。
在有用的人眼里就有价值,在无用的人眼里就无价值,与其认知有同等的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00:59:24
唉,什么都不多说了,多读点书才是王道。只能说楼主还没真正用心的去学,我建议把蒋中一的数理经济学基础这本书看一遍,讲的不深,都是高数基本知识,但是却道出了经济同数学间的联系,至于为什么那些公式会这样设定,相信楼主看完这本书之后会有所感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01:48:19
看完顿时醒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5 12:40:21
10# prinski
不懂不要乱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6 18:28:02
宏观经济模型只是说明了一套逻辑体系(逻辑的一般用数学来验证逻辑是否正确最清楚),并没有真正实证。他缺少科学的最后一步实证。科学,一定有一套逻辑体系,然后从现实可以实证(误差可控范围内的可重复)。数学表达逻辑是有其优势的。模型不见得一定要数学模型,像科斯先生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描述的简单举例也是模型,最重要的是模型能把逻辑说明清楚。就像地图是现实地理的模型(模拟)一样。理论上的A=> B,现实中A‘模拟A,B’模拟B,然后A‘=>B',就算是实证了;经常情况下,现实变量和理论变量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模拟的精确,或在可控范围内的,就是好的模型)。所以会出现模型的偏差。有些如蝴蝶效应(变量模拟的微小变动)就会带来模型的巨大误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6 21:09:02
任何事物都要以历史的观点来对待,楼主说的增长理论是用“脚趾头”就能想出来的,未免太过武断。增长理论的真正价值绝不在于其数理计算,而是在于其对当时普遍的增长观点的修正,说这个是“科学”的,绝不过分。
科学一词本身就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指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性的理论。因此来说,最简单的理论恰恰可能是科学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简单的,却可能是科学的,如楼主举例的增长理论。但长期以来,学术普遍的观点认为,数学似乎是通往科学的唯一道路,没有很好的数理逻辑,科学性很难体现。于是,宏观经济学有了各种模型,大家觉得“科学”了。
到了近期,人们发现,那些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以及运用这些工具的理论家越来越不能担当实际经济运行的调控者。因此,人们并不去怀疑数理逻辑,而是从根本上怀疑宏观经济学,似乎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是宏观经济学模型和计算,这未免矫枉过正了。
所以,综合上述讨论,我们并不是要将宏观经济学彻底推翻,而是要拒绝滥用的模型,那些真的用“脚指头”就能想出来的结论,坚决不允许改头换脸以模型的身份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6 21:30:43
我想只有学的差的人才说宏观经济学是伪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6 21:36:58
走火入魔了。如果还能跳出来,应该功力又上一个台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16:27:08
是不是现在物理学也有点象伪科学,其结论即无法观察也无法验证,远超出了人类感知和直观的范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16:45:52
问问德国人,人家为什么不说谎做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16:50:23
问问日本人,哪个领导人搞个数亿的损失,是不是跟玩一样
日本的百姓象中国百姓一样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17:08:22
14楼的话很有道理,不过楼主提到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善,呵呵,科学不讲求急功近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21:55:32
157# 永远的新月
这叫数论,数学里面很帅的一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22:53:57
不是一门成熟科学。但不能因为尚不成熟而归之于伪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23:04:46
你跟着伪经济学家,当然学的是伪宏观经济学了。
忽海无边,回头是岸,踏踏实实学点真东西,比啥都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23:10:31
宏观经济学有很多流派,是不是都很萎,不去掌握他们,难下定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00:29:51
经济学在不断发展,模型尽可能的接近真实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02:18:46
prinski 发表于 2010-1-2 16:58

我决定把题目改成:我很痛苦,因为我觉得学到的宏观经济学的模型很扯淡很垃圾,谁来解救我?





经过同学的指正,标题改为:宏观经济学是科学主义 比较恰当~

Hi 各位老师同学,很高兴和大家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另外本人对于经济学是门外汉,特别是理论方面都是被学习被考试的。所以要是对于经济学有任何认识上的错误,欢迎拍砖!



下面谈谈我对宏观滥用数学的感受,以索洛增长模型为例(索洛模型在中级和高级宏观中都有涉及):


a)首先设定一大堆的变量



如产出(Y),资本(K),劳动(L),A(技术)等等。。。。



b)按照基本的常识列出一堆基本的等式,


如Y=F(k,AL)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了产出和资本、劳动及技术正相关


   k=K/AL     人均资本等于总资本除以有效劳动人口



等等等等。。。。。。



c)经过一系列很低级的数学变换(涉及合并同类项、求偏导、拉格朗日函数等等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最基本的知识)



d)最终变换得到一个看似很繁琐的公式(看上去有很多变量而已)



如索洛模型考虑自然资源与土地的因素后,变形后的公式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每工人平均产出增长率为:


公式一

gbgp=[(1-α-β-γ)g-βb-(β+γ)n]/(1-α)


以上这个费尽力气变换出来的公式,只表示了gbgp g正相关,与b n负相关;而且这个公式没有任何定量分析的意义


而这个结论用一句简单的人类语言:
自然资源(
b)的减少和人口(n)的增长会使每工人平均产出下降,而技术进步(g)则促进每工人平均产出上升。


(这个结论初中生用脚趾头都能得出来吧)


我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问题:


1.   1. 既然只能表达定性的关系,用数学公式有什么意义?数学的表达简洁吗?至少我在我所学习到的所有宏观经济学公式中没有见到,反而是陷入到众多变量的愚蠢的数学变换,得到一个看似繁琐的公式,表达一个幼稚的经济学常识。


2.    2.通过基本常识和假设列出一堆不能表示定量关系的等式,再经过一系列所谓严密的低级数学变换,得到一个繁琐的公式,定性的表达和经济常识相吻合的结论。



难道宏观经济学家们寄希望于“所谓严密的低级数学变换”,来给宏观经济学披上一层严谨科学的外衣?




好吧,除了以上所谓理论的讨论,我们来看看实际的。林毅夫说过(大概意思),西方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是有问题的;无论是“华盛顿共识”还是“休克疗法”,现代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各个国家二战后的经济赶超战略都是失败的,反而是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最后分享林毅夫“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的一段话: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新景象的工具.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划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



林说的很委婉,而我的结论只有一句:宏观经济学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最后,欢迎大家讨论指教,并请就事论事,我是打酱油的~~~~~~~~~~~~~

===================================================================================================

讨论就会有思想的火花:

1.回到宏观经济学各种模型诞生的历史背景下去看,今天很习以为常的观点,在当时是否反映了进步的先进的经济发展理念?这样的话,

   有朋友举得例子非常好:我们今天看起来“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是否真的简单,放在这些经济学理论刚出来的几十年前来看的话?比如自然资源(b)的减少和人口(n)的增长会使每工人平均产出下降,而技术进步(g)则促进每工人平均产出上升。要知道在我国建国初期还提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

     这样的角度来看,”经济学模型通过数学变换得到一个看似繁琐的公式,表达一个幼稚的经济学常识“的说法不恰当!


2.宏观经济学有过于科学主义的问题!

    通过数学变形得到某个公式,然后把公式跟现实经济现象上靠(有时还靠不上--),这种研究方法我极其不能认同。 经济学家得出某个公式难道是坐在家里用笔算出来的,还是实际考察经济数据得到的?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物理,数学计算不能模拟社会发展的!

有人留言我宏观学的不好,只学到皮毛,还有更高级的理论等等,但你们都没有具体说我哪点认识有问题?更高级的理论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欢迎具体指正批评!



很多在“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常识,其实在历史上都是激烈的争论,而这些争论都没有真正地被解决过,却被后来人故意地写入教科书当作结论给孩子们洗脑。

微观经济学,其实就是产业资本家的如何定价如何剥削工人的致富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则是金融资本家以及官僚资本家剥削产业资本家的财富转移经济学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11:14:42
还没学那么多,真的这么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11:24:44

不存在伪科学,只存在解释能力大小

科学是发展的,并不存在伪与不伪的问题(二元论,非此即彼,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就像小孩子把人分为好人,坏人一样),科学是解释能力大或小,强或弱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本质)。自然科学实证的精度高就在于数据测量的误差是可控的。社会科学的误差就大多了。中国60年代出现大跃进时的统计失真情景历历在目。国家统计局在各地设立直属机构就是想少一层环节少一层数据失真,以便更好的决策。A=>B,A‘模拟A,B'模拟B,然后A’=>B‘,这中间模拟的精度是结论成立的关键(社会科学难就难在这里了)。中医就被很多人说成是伪科学(说伪科学的人是不懂科学的),实际上真正研究中医后,你会发现中医是很科学的(解释能力很强),中医是在能量和信息层次上谈论医学(这就应了变才是世界的本质,中医在各个层次上都表现出了变的本质,有点像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如果借助中医的理念会有飞跃,古人讲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西医是在物质层次上(研究的是死的东西或几乎不变的物质,有点像微观经济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0 22:35:08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10-7-18 02:18
很多在“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常识,其实在历史上都是激烈的争论,而这些争论都没有真正地被解决过,却被后来人故意地写入教科书当作结论给孩子们洗脑。

微观经济学,其实就是产业资本家的如何定价如何剥削工人的致富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则是金融资本家以及官僚资本家剥削产业资本家的财富转移经济学罢了。
===============================
没有学会马克思所翼求的科学分析,倒学会了
马克思的贴标签手法。
经济学如果象你说的那样,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00:3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01:46:41
新增长模型中设技术进步A(t)=A(0)ent(e的nt次方)
当时我问老师为什么要设为这种形式?老师来了句:这样在以后等式两边取对数求偏导比较方便。
我就崩溃了,什么狗屁东西,自娱自乐的数字公式游戏吧?
这样的模型系数做出来对于实际经济有什么指导性意见?
======================================================================
楼主,你很2。非常非常地2。建议你把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好好看看,然后把国家统计局的GDP数据下载来看看,你就知道自己有多2了。Solow 的智商是你的N次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08:58:51
大家都平常心对待吧。没必要这么认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09:26:53
经济学本来就不属于"科学"这个范畴,象数学等重要学科,也不属于科学的范畴,难道就不能研究,没有用处?
科学只是覆盖几个较窄的学科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21:24:21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2 04:05:23
忘记那本书说过了,好像是克鲁格曼的兜售繁荣上说的,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各有千秋。。现在不是宏观经济学垃圾,而是太偏向与实证了 所以咱们有点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13:56:23
你们可以说它是伪科学。但是只要能够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帮助就行了,文科和理工科本来就不是一种思维观念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14:17:23
注意心态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