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分章 建设一个新的体系
【82:4.12.3.1】
第2节 建设一个新特区(有删节)
【82:4.12.3.1.2】
2.1 建设一个新特区
中国对外开放从建设特区开始起步。各个特区帮助中国实现了巨变。
在某种程度上,建设新体系,相当于建设一个新的特区。不过新特区更为宏大。这个新特区将把中国带入一个新的高度。助力中国趋于完善,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
2.2 为中国和世界进行伟大实践
建设新体系,建设新特区,不仅助益于中国,也将造福于世界。
建设新体系特区,实际是为中国和世界进行伟大实验。这是为了人类未来而进行的伟大实践。
从建设一个新特区开始(假设开始只是一个涉及一千万或两千万人口的市场),新体系的发展将超出所有人预料,最终将服务所有人,囊括所有人口。
新体系通过建设标准的特区、完善的城市,为大众、为人类建设完美的家园。
2.3 新体系内部按未来经济模式运行
新体系内部将严格按未来经济模式(也可以称为全民经济模式)运行。新体系外部依然保持现有的市场经济模式。
未来经济模式是人类史上最强大的经济模式。强大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实现全民就业和全民保障。(现有的市场经济模式存在着失业必然性。已在第1部下卷中的第3篇第5章为市场经济失业必然性一般原理提供了证明。)
未来经济模式是标准的、规范的经济模式。可以避免市场经济的各种缺陷和弊端。未来经济模式为经济学界提供了标准的模型和模式,本篇用60章进行全面展示,可以使经济界人士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社会既往经济模式的内在缺陷和各种弊端。
体系内外的未来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相互平衡,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双剑合璧,威力无限,所向披靡,无与争锋。
2.4 体系内外不同的经济
新体系建立后,体系内是全民经济,体系内是市场经济。体系内外发展不同的经济,体系内外各有其优势,各自弥补对方的不足。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各自不足基本弥补之后,才能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未来经济。
【新体系建立后,体系内将深刻影响体系外经济。】
具体的未来经济总体示意图和体系内外经济结构的示意图,参见第12篇第9章。
2.5 建设趋近理想的社会主义
过去,因为对经济理论认识不够清晰,加之技术条件不成熟,所以难以建设成熟的、高水平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在本书中,作者致力于从理论上理清、厘正人类社会过去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各种错误认识及偏狭认识。所做的工作为下一步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扫清了道路。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技术条件也已经趋于成熟。
中国建设新体系,建设一个新特区,实际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特区。
建设新特区,可以逐步地建设更完善、更完美、趋近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新体系,将帮助中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