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假设一下,有两个资本集团各有7Y金的资本。接着两集团各买了值4Y的X台机器,X台机器理论使用年限是十年。十年内所需的维护需用2Y的金支付。如十年后要再使用十年,则需付当时4Y的金。十年工人付出在X台机器的劳动价值为2Y出品了Z量商品。所以商品的价值为8Y。只预付了7Y,剩余价值就有1Y。
A集团用1Y消费, B集团用2Y消费。再假设生产力每十年一翻,新产的值4Y的机器十就能生产2Z的商品,所需维护和劳力不变。A集团弃用旧机器,再以7Y投入生产,产出的2Z商品卖出得到8Y金。B集团继续用旧机器,因生产力提高,只付3Y金维护,因用的是旧机器,B的工人的劳动价值只有A的1/2,值1Y金,所产的商品值4Y,B集团预付3.5Y,消费2.5Y,只有4Y的资本了。
十年后,A集团依旧。B集团有人挟1/4Y的资本跑了,所以B集团改革,用2Y买了X/2台机器,预付3.75Y的资本,50%的工人下岗。于是生产力20年提高4倍后,两集团的商品生产提高了三倍,工人付出的平均劳动为原来的75%。
一,没有考虑生产力在不同行业必展速度不一,通常成熟行业发展较慢,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所以粮食往往随$的通货膨胀而上涨,而电脑和电视之类的产品一直在下跌。
二,没有考虑贷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速度的变化和因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和紧缩。打比方说生产力提高一倍,商品涨价50%,那么劳动价值就涨了200%。分就为商品和劳动的通货膨胀。所以就把两集团的资本定为金子,假设没有更好的金矿和开发较贫的矿藏,且采矿机器的成本和效率不变时,花在每单位金上的平均劳动是不变的。
三,没有考虑不同资本的周期和信贷。因为如果在预付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后,一个月后立即能卖出商品,那么为发工资准备的资本只要一个月的,维护费用也是如此。机器则是信贷,如果每月付,十年付清,也只需付一月的资本,但只有房地产商会这样。所以要用银行,要付利息,利息1是为了补贴银行和储户通货膨胀的损失;2支付银行的基础设施费用和银行职员付出的劳动;3最重要的是给银行剩余价值。(存在银行是不划算的,房价涨的真快!)
四,没有考虑不同行业的劳动时间不一样,如煤矿工人的劳动时间一般是每天5小时,但劳动强度很大,平均数劳动超过了8小时。而一个行业,机器和维护费为1Y,劳动值1Y,商品值2Y,每周工作40小时。但如果个别资本要延长劳动时间到每周60小时,那么劳动就值2Y,而不是1.5Y,而且无论工资是原来的1.5倍还是两倍,生产都扩大了,资本剩余价值也更多了,但是对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基本无影响。
五,没有考虑同行业做同一件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不一样。如18世纪的大工业和手工业,因为有手工业,所以大工业产一件商品低于平均社会劳动时间,手工业则相反。普通高中教育和网络高中教育的效率不一样,网络高中同样多的老师可以教更多的学生,而且不用教学楼,网络高中的老师付出的力气一样,但价值更高。为什么不用大学作比,因为教授要做研究嘛!微软的产品被99%的电脑使用,但一家是微软十分之一大的软件公司,市场份额只有2%,那么明显也不如
微软,明显微软产一件商品明显低于平均社会劳动时间。高于还是低于平均社会劳动时间一般不影响是否有剩余价值,而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六, 没有考虑垄断可以夺取别的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比如沃玛超市,在生产厂家买商品,买多了,厂家就要给他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给沃玛超市。沃玛超市的商品很好卖,售货服务明显低于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商品便宜。但各行都垄断了,就没法压别的资本家的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