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259 10
2007-05-05

假设剩余价值为M;抽象社会劳动价值为P;具体个人劳动价值为p′;工资(即劳动价格)。那么,P1/(1/1p'+1/2p'+1/3p······1/np)M=p'-PpP

这本是我给一位网友的答案,无奈他不置可否,也无人反驳,让我失望,其实,我没有与人交流讨论过的理论也尚不自信。大家愿意知道我是如何推出的呢?有兴趣且求真知者、认为在下不正确者可与我交流讨论。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5 22:43: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5 21:28:00

现代社会的剩余价值应该是补偿整个社会的亏缺和环境恶化后的绿色剩余价值,如果都单纯就各自的一个个体来谈剩余价值,将会毁掉人类和地球。(人们正在这样实践着)。
确认现代社会剩余价值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很难用一个公式来求解的。看来您也是一位很有探索精神的同侪。在下提供你一个图表希望对你的探索有所帮助。

113825.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5 21:33: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5 22:10:00
以下是引用永新在2007-5-5 21:28:00的发言:

现代社会的剩余价值应该是补偿整个社会的亏缺和环境恶化后的绿色剩余价值,如果都单纯就各自的一个个体来谈剩余价值,将会毁掉人类和地球。(人们正在这样实践着)。
确认现代社会剩余价值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很难用一个公式来求解的。看来您也是一位很有探索精神的同侪。在下提供你一个图表希望对你的探索有所帮助。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先生的探索精神在下也深表赞尝,谢谢你这个图表的赠送!不过你可能有点误会,我上面说的剩余价值只是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的,公式:“M=p'-P”不过是个人相对于社会平均的剩余价值,工资(即劳动时间的社会价格)P°-具体个人劳动价值为p′=M′是一种剩余价值,是个人相对于个别的具体必要生活剩余价值,工资(即劳动价格)P°-抽象社会劳动价值为P=M″也是一种剩余价值,是个人相对于社会的抽象必要剩余价值的货币形式

(注意:作为系统成本整体的P′和P″可以是个人的,也看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系统的)

请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5 23:11:1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5 23:23:00

当然,以上只是从时间的成本率角度而言,从生产率(时间成本率的倒数)的角度而言,生产率可细分为社会平均生产率F、个别具体生产率f′。

设F为社会平均生产率、f′为个别具体生产率、F°为产品的生产加工价格、m为的剩余产品价值。那么,它们的关系是:f′-F=m;f′/F=F°;F°-f′=m′;F°-F=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6 13:21:00

林先生您好!我不是专业的经济学者,但对“共建属于中国人的价值论”很有同感,认为这是中国健康发展的向导和基础。

人类创造了社会和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考察研究创造这些财富的种种形式,无一不是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结合而形成的,可以说这是无须证明的客观公理。
在下认为解读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客观价值构成应该是共建属于中国人的价值论的很好的切入点: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2、 他人劳动
3、 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三)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6 15:30:00

永新先生您好!我也不是专业的“经济学”内行者,只是一个“经济学”外行,只是由于现在网络科技的便利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写点自以为是的见解,我甚至连学术论文都未发表过,当然,由于经济问题我也发表不起,因为去年我给一个所谓的核心学刊投过搞,给果是给收编了,但条件是300元出版费,让我苦笑不得,我原还以为可以写文章赚点外汇呢。谁想到内幕这么暗!如果我的文章质量不达标准他们不收编就算了,何必搞这些名堂呢,还是这里的网站论坛好,不收咱们投搞费,可以常跑来这灌水,同时还受到版主们的热情款待,令我感激涕泠!

但对“共建属于中国人的价值论”这事只是在下不想白活几十年,让一些在自己内心深藏的想法写出来,一方面是希望能对我们的文章有一点积极意义或能引起文化的优化效应,另一方面也算发挥自己的余热和功用,最后是我在付出与大家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虽然没有金钱上的回报,但内心踏实、快乐,思想信息的交换并没有让我失过什么,尽管可能会失过生命时间,但我自己也得到了许多想要的答案,虽然这些大多是我自己找到的,但没有各位网友的交流讨论显然不大可能,我认为我们的参与、讨论、交流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经济活动,是社会意识成孰、发展的局部沉淀和凝聚,可能短期内看不到但长期的积累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波及到您我受益于其中。

对先生的上面见解,我也有类似的文字:《 [原创]用《价值流》解开价值之迷! 》、《[原创]重释劳动、劳动力与生产和生产力》、《[原创]重建剩余价值观 》等等。

不过,我感觉您的论述好像有点重叠,(二)与(三),同时你在“(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中加入:“3、4、”这本来就应是属于(二)的吧?我认为你的“(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可以改为:“生产力系统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二) 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可以改为:“生产力系统环境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可能会更好些,哈,暂谈这么多了,一点粗浅之见,请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