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807 146
2018-12-28

总评西方经济学


西方世界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经济思想的萌芽,但经济学真正的兴起,应该要从15世纪重商主义的出现开始。但这种以金银为真正财富、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的经济理论,很快就被随后续出现的经济学家或经济理论流派驳斥得体无完肤,在理论界没有立足之地。然而,时至今日,追求货币,追求顺差却一直是每个国家不能放弃的目标,由此引发的贸易战此起彼伏,事实令我们不得不承认,重商主义虽然理论荒谬,但却有着某种不容忽视的魔力,这个魔力来自何方,等后面我们再来分解。


在重商主义之后,法国的魁奈继承发扬了法国经济思想的某些传统,建立了重农学派,而配弟、斯密、李嘉图、萨伊等人则撑起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流。

在这段时间内,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起伏。从配弟、魁奈、杜尔哥、到斯密,经济学是在发展的,可以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经济学到达了一个顶峰!随后经济学就走向了下坡路。——我的这一观点是骇人听闻的,因为人们通常把《国富论》当作经济学的一个起点,经济学在此刻刚刚成型而已!怎么刚成型就走下坡路了?


我这么说当然是有理由的,魁奈的经济表,建立了一个既包括实物财富又包括货币的、反映出两者动态流动过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顶峰,从此以后就绝版了,经济学一方面陷入了货币面纱论的泥潭,只着重进行实物生产分配过程的分析,对货币的作用严重忽视!即便是后来的货币主义,也没有真正理解货币的作用。另一方面陷入了微观的泥潭,不再有能力建立真正的宏观模型,哪怕是凯恩斯这个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也是稀里糊涂。

斯密提出的分配原则决定商品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来源于三基本收入(分配所得)的观点,用可以购买(支配、雇佣)的劳动量来真实衡量商品价值的观点,则是价值理论的高峰,可惜它一经出现就很快被人们埋没了、歪曲了!李嘉图和萨伊分别开辟出两条错误的岔路:耗费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前者被马克思继承,后者被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继承,在各自的岔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段下坡路中,西斯蒙第是少有的亮点。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最早指出了资本主义需求不足的隐患,提出了福利主义的思想。可惜,这种唱资本主义反调的理论在当时很难造成很大的影响。


另外,非主流的奥地利学派,则是一个对错误坚持不放的偏执理论学派。它坚持效用价值论这个片面的价值理论,坚持短视的边际分析方法,过度依赖钻牛角尖式的心理分析,只重交换而不重视研究生产分配过程,过分强调偶然因素而忽视对一般规律的探究,导致他们不会得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只能坚持自由放任的口号而已。所幸的是,这一派的人一直没有取得主流地位,也不可能取得主流地位,他们只能在下面起哄而已。但是,它所坚持的错误,还是会影响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之中。 马歇尔就是这种融合者、折中者的代表人物。



随着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出版,经济学从下坡岔路一下子拐进了死胡同——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及厂商理论以及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 “政治性”几乎被完全淡化,分配是否合理的问题被推到最次要的地位,经济学一头栽进市场的旋涡、身陷供求两条曲线的缠绕而不能自拔——啥也别争论了,咱听市场的——市场怎么说?——放心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没问题,一切都会OK的。经济学(确切地说是微观经济学)由此沦为最没用的学科,那些所谓的曲线、函数,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都是无聊的摆设,仅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费雪方程式还算有点儿见识。



然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给麻木不仁的经济学当头一棒!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凯恩斯意识到资本主义存在需求不足的毛病,市场靠不住!于是,他苦心编造了一套理论来证明这一点,虽然该理论的逻辑并不足以服人,反对质疑乃至尖刻讽刺之声不绝于耳,但无奈其结论是当时的人们难以反驳的!过剩和萧条都这样了,哪怕是奥地利派也得暂时低头!而且,凯恩斯好歹给出了对付萧条的办法,总比那些说不出办法的人强吧?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及后来以它为基础的新古典综合学派(Neo-classicalsynthesis)一时间风头大盛,占据主流地位。

但错误就是错误,它正确不了!没有魁奈那种清晰而全面反应经济运行状态的宏观经济模型,不着重分析生产流通过程,甚至说没有斯密正确价值论的微观支撑,凯恩斯那个粗糙而混乱的、拿着几个变量或曲线瞎摆弄的所谓宏观经济理论不可能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真正问题,而投资与消费不分的错误(也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共同致命错误),导致他那个用投资补足消费的梦想最终破灭,好景不长,滞涨的现象把凯恩斯主义逼近了死角!一个王者跌落神坛,群雄并起的混乱时代再度来临。除了新凯恩斯学派以外,基本上都可称为反凯恩斯的广义的新自由主义



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m)虽然把货币看作头等重要的因素,要求控制货币供给量、稳定货币抑制通胀,但是它对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所知甚少,也不知道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何在,货币供给岂是那么容易被控制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必然导致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面前,量化宽松是唯一的续命手段,不放水就立刻死!



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expectationsschool) 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对经济发展作出正确预测,即所谓“理性预期”,并由此提出所谓“政策无效性定理”(Policyineffectiveness theorem)。主张ZF放弃干预经济,或实行公开的永久不变的政策。这又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理论。如果真有什么理性预期,如果市场真的能自动解决一切问题,大萧条也就不会发生了,经济学早就可以收工歇菜了,何至于争吵至今?



供给学派(Supply-sideschool) 又称“里根经济学”,该学派重拾萨伊定律(Say's law),主张减税节支,减少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企业家精神,促进供给。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减税不能带来想象中的繁荣,反而造成高赤字、高外债。究其原因,还是不知道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天生固有的顽疾,而减税减支出,只会令需求更加不足,如何能刺激供给增加?



狭义的新自由主义学派(Neo-liberalism)脱胎于奥地利学派,以哈耶克为主要代表。该学派崇尚个人自由,认为自由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主张经济自由和私有制,甚至提出“货币非国家化”。这个学派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始终沉浸在自我主观想象之中而不知观察现实社会,夸大主观性、偶然不确定性、复杂性而不认规律性,属于瞪眼说瞎话、有病不承认也不吃药的那种人



新剑桥凯恩斯学派(Neo-Cambridgeschool)又称“凯恩斯左派”、“新李嘉图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JoanRobinson,1903-1983)。

该学派比较重视分配问题,既反对财政干预政策也怀疑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通过税收和补助来消除社会收入不均等和阶级差别等改良主义措施。但是其理论内容乏善可陈



新制度学派(Neo-systemschool)研究整个社会制度,涵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既有人主张ZF干预特别是要扶持小企业,也有人主张自由放任。总的来说,没啥可说的



公共选择学派(Public choiceschool)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James McgillBuchanan,1919-),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ZF行为,认为政治活动就是许多不同利益集团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交易,会出现“ZF失灵”(Governmentfailure)或“公共失灵”(Public failure)。主张完善ZF规则,防止滥用权力,反对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政策干预。总的来说,理论造诣太低,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学学术流派



新凯恩斯主义(Neo-keynesianschool),在坚持强调ZF有用的前提下,吸收融合其他各流派的“长处”,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若干改进和扩充。但是,它和以上所有的新自由主义流派一样,都不能摆脱经济学根本性的错误,还只是继续在错误的泥潭中挣扎,继续无能下去而已


经济学发展几百年,没有人真正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必然需求不足的真相及其真正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真相,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贸易顺差的渴求(顺差可以倾销过剩产品,缓解需求不足的危机甚至可以快速增长),导致了前面说过的,重商主义尽管理论荒谬但实际上一直被采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2-28 09:46:42
写的不错。但用词不当。不应该使用“资本主义”一词。

所谓资本主义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并无准确定义,不同经济学家有不同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制度,在这样制度下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价值。

楼主使用资本主义一词就与其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28 10:14:27
我不明白的是,资本主义凭什么发展了200多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28 10:15:27
在我看来这类评论一钱不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28 10:18:07
供给学派(Supply-sideschool) 又称“里根经济学”,该学派重拾萨伊定律(Say's law),主张减税节支,减少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企业家精神,促进供给。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减税不能带来想象中的繁荣,反而造成高赤字、高外债。究其原因,还是不知道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天生固有的顽疾,而减税减支出,只会令需求更加不足,如何能刺激供给增加?
————————————————————————
里根、撒切尔的实际应用,很有成效。减税的效果是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也可能增加工资,这将使个人收入增加(不要忘了西方世界个人投资者投资比例很大),有了收入,自然会增加需求。需求增加将导致供给增加。
减税未必就会减少ZF支出。减税(实际是降低税率)也未必使税收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28 10:27:51
另外,非主流的奥地利学派,则是一个对错误坚持不放的偏执理论学派。它坚持效用价值论这个片面的价值理论,坚持短视的边际分析方法,过度依赖钻牛角尖式的心理分析,只重交换而不重视研究生产分配过程,过分强调偶然因素而忽视对一般规律的探究,导致他们不会得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只能坚持自由放任的口号而已。
————————————————————————
奥地利学派,看到了市场经济是交换的实质,强调自由人自由交换,减少ZF干预,这与中国老子思想不谋而合。汉朝、唐朝、宋朝的经济繁荣时期,都是实行自由经济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