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资本主义经济与科学互相作用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环境中,只要有利于资本增殖的东西,都会得到充分发展。科学技术是能够使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所以,它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商品生和商品交换是互相促进的,商品交换又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从公元十世纪开始,商品生产在世界上很多较发达国家中初步发展起来了,为商品交换服务的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商品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开辟了通向国外的陆、海交通线,贸易的触角伸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铺平了政治道路。有了以上条件,商品交换得到更快的扩展,使商品需求量达到无限的程度,商品价格不断提高,可以得到很大的超额利润,这驱使着资本家们拼命地进行商品生产。资本家们在赚钱欲望的驱使下,不惜一切手段掠夺国内外人民的财富,以积累他们的资本,用于扩大商品生产。对国内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甚至使用暴力剥夺小私有者的土地和其它私有财产,使他们变为无产者,以便于迫使他们到资本家的工厂里去做工,为资本家生产商品。对外国进行土地扩张,推行殖民化统治,贩卖人口,推销毒品,发动侵略战争等。但是,这些原始的方法,既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强烈反抗,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这迫使他们在生产的内涵上寻求使资本增殖的办法。他们便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改进生产组织方式,改进生产工具,节约原料等。由此便逐渐出现了较大的手工生产的工场,进行人员集中的规模较大的商品生产。由于人员集中,分工较细,技术专一,就使生产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这种提高还是有限的,不能适应商品贸易量迅速增长要求。人们便从改进生产工具上寻求出路。改进生产工具的目的,向来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并提高生产效率的。于是,各种代替手工操作的工作机器便被发明出来了,变手工制作为机器操作。
工作机器是手工工具和手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它将最佳手工制作方法和程序铸成机械动作,从而使手工生产技术模式化。模式化的生产具有下列好处:
1。克服了由于人的体力和精力变化而造成的产品质量的变化,从而使产品具有规范性和一致性,确保产品达到需要的质量标准。比手工生产东西,质量好,速度快。
2。机器生产时,无须工人集中精力使用自己的经验技术,只要会对机器进行操作就可以了,变复杂劳动为简单劳动。降低了技术劳动者的就业层次,扩大了就业竞争面,为资本家压低工资提供了条件。
3。在能够保持劳动生产率不降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会把人员减少到最少数量。因为这样可以减轻资本家的负担,增加利润。而通过改用新的机器,可以达到既减少劳动人员又节约原料,还能提高劳动强度的目的。使用新的生产机器,不但此种机器本身可以比原来老的机器更有利于资本的增殖,而且其必要的与之相应的新的人员组织方式也可以比老的方式更有利于资本的增殖。而且随着其它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机器也能跟着改进,科学进步是无止境的,机器的改进提高也是无止境的,而其它生产要素的改进都是有一定的限度或难度的。
对资本家来说,因为有以上诸多好处,所以生产工具的改进受到资本家的大力支持,先进的生产工具受到资本家的欢迎。
在生产机器产生的开始阶段,工作机器是在以人力为动力的前提下设计建造的。人的体力是有限的,随着商品需求量的大量增长,以人力为动力的生产速度已赶不上市场的需要,于是人们便将人力工作机器改进为畜力工作机器。但畜力如人力一样,也是有限的,一段时间以后,生产速度仍然赶不上商品市场发展的要求。于是,人们开始寻求自然性动力了。由此发明了以水力、风力为动力的工作机器。这使商品生产规模和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畜力的生产成本不亚于人力的生产成本,水力和风力的利用又受一定的自然条件的局限,商品生产量仍然赶不上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量。如果有一种能力无限,且又不受任何条件局限,成本又很低,又可以用于各种工作机器上的自然力就好了,这是资本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由于科学技术帮助了商品生产者改进了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给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增强了国力,所以,资产阶级国家出台了一些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开始兴旺起来。在国家和资本家的资助下,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从此,改变了以往那种无人组织的偶然的科学发现的状态,变为有组织有目标有设施条件,为生产服务的科学技术开发状态。很多科学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应运而生,他们把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回答和解决了一系列生产实践中出现的科学技术问题。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学、化学、冶金等新的科学理论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对指导生产实践起了巨大作用,为动力机器的诞生准备了理论和技术基础。经过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积累,到十八世纪,一种以火为能量源泉的动力机器---蒸气机,终于被科学技术工作者们发明和制造出来了。这是人类自从利用火以来的最伟大的创举,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机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从前的工作机器都是消耗力的,而现在的蒸气机却是产生动力的,它可以为工作机配套服务,它是代替人力、畜力的一种自然力,而又不象水力、风力那样受一些自
然条的限制,它产生的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随意设计制造出来,它的形体可以随便移动,它可以被广泛地用于一切需要动力的场合。人们的长期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由此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商品生产从此开始了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历史。在人类历史上开始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体系,即工业体系,并由此导致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变革。人类从此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
动力机器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使工作机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水陆交通工具出现了根本性改进;从前用人力、畜力都不能干的重活,现在都可以用机器来做了。人的劳动组织、劳动方法也随着机器的使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前是人使用工具,工具从属于人,现在是人从属于机器,是机器的附属物了。从前要一个或一群成年男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小孩就可以了。因此,童工和女工被工厂使用起来了。随着生产组织的改变,社会组织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妇女在能够参加社会化生产以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地位,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也随之得到相应的提高。
交通工具实现了机器化后,交通速度和运输量都得到巨大提高,从而加快了商品流通,促进了商品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网络向世界范围上迅速扩展开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要也在扩展,这促进了商品的多样化。用以制造商品的机器也必须跟着多样化起来。这多样化的趋势,又促进了人们对新的物质的开发和利用。蒸气机的大量使用,需要大量的燃料,这促进了对煤炭和其它地下燃料的开采和利用。石油的开发利用,成为诞生新式的动力机器的引子和基础,一种以汽油为燃料的动力机器---内燃机被发明出来了,这是机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它使机器向着小型化大功率又机动灵活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它使动力机与工作机融为一体成为可能,从而降低了机器成本,扩大了机器的应用领域。为人类实现在天空中遨游的梦想提供了物质条件。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使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资本积累达到非常巨大的程度,国家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并将这些新的机器和其它科学成果用于军事。从而使科学得到更迅速地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给资本家私人和整个资产阶级带来了空前的巨大利润,所以,国家和资本家们,就十分重视和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新,科学技术人员都得到很丰厚的报酬。由此也使人们普遍地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一种现象,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都可以通过深入的研究探索找到它认识它,并加以利用,让它为人们造福。从此,科技人员不单为了解决当前社会新提出的困难问题来进行科研,同时也对世界上的一切潜在的开发领域进行大胆地探索和研究。从而使全社会兴起了发明创新的社会风气。这种创新风气和大胆探索,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果。其中,电的开发和利用,堪称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一种动力革命。在这之前的,人类所发现和利用的自然动力,仅有风力、水力和火力。这些动力都不能实行远距离传输和存储,只能直接利用来推动机械。电子被人类利用来作为一种力的载体,通过发电设备,可以将世界上的各种动力转换为电力;也可以通过用电设备将电力再转换成各种动力。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是机器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从此,人类对自然界看不见摸不着的动力,可以通过电子这一载体,进行采集、开发、存储、传输了。电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转换为其它各种形式的能,如电磁能、物体运动能(反引力)、物体震动能(声)、热能、光能、化学能、射线能、核能等;也可以将这些能的形式逆转为电能的形式。人类利用能量的转换特性,开始跨入了深入探索世界奥秘的历史阶段。人们根据各种能量的特性,发明了开发利用这些能量的各种机器设备,使机器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从此进入了向自动化发展的阶段。机器进入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所有的领域,成为人们的必具物品。
自从商品生产使用机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