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95 1
2019-01-12

生存价值论.pdf
大小:(726.38 KB)

 马上下载

正在写的《生存经济学》第一章。从分析现有的价值理论开始,并对其提出批判,然后从马斯洛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同时发扬斯拉法对产品的分类(基本品和非基本品),从微观角度阐述了价值的本质即人的生存权利,得出生存价值论,避免了其他价值论所导致的价值悖论。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价值决定、价格决定以及与价值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24 20:29:46
导读:
第一节:对历史上的主要价值理论进行回顾和列表比较,读者通过比较各理论的观点和缺陷,对各主要价值理论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节: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进行简要描述,并简要概括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论点,再从逻辑分析出发指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存在悖论,即GDP悖论。最后指出由于劳动价值论的不成立,马克思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论和利润、平均利润理论自然存在着缺陷。
第三节: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微观理论中的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的发展进行简要描述,然后从逻辑分析出发指出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都存在悖论。
第四节:从马斯洛需要理论出发,同时继承斯拉法对产品分类的方法,将产品分为基本品、非基本品和混合品,并指出混合品同时具有基本属性和非基本属性。
第五节:根据产品的分类,指出基本品和基本属性包含直接价值,即人的生存权利,从而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而非基本品和非基本属性本身不包含人的生存权利,其价值是由基本品和基本属性所包含的直接价值让渡而来,为间接价值。
第六节:从循环的角度分析了直接价值是循环的,投入的直接价值决定产出的直接价值,只有产出的直接价值大于投入的直接价值时社会才会存在和发展。间接价值的生产需要直接价值的投入,在单轮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和消费,不参与下一轮的生产,是单行道的。
第七节:对决定价值大小的生产要素的演化进行了论述,早期单纯是劳动,后来是土地和劳动,最后三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决定。
第八节:对所有制与决定价值大小的生产要素的关系进行了逻辑分析,并指出不同价值理论争论的原因所在。
第九节:对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进行了分层次的简要分析。
第十节: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价值尺度:金属货币、纸币、标准商品、不变价、现化货币和购买力平价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指出根据生存价值论,有一个更好和更客观的价值尺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