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接着说:“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并且还说:“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资本论》一卷,52页,53页,1974年。)由此可见,在《资本论》中,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等式完全符合《资本论》劳动价值论逻辑的商品价值理论。-------转自陈才叛的贴:《资本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认同剩余价值的合理性、正义性、公平性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93110 发表于 2019-2-6 15:5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说的价值,即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可换取的无差别社会劳动。
或者,马克思对概念体系,是这样的安排:商品的价值,包括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商品的自身价值。 -----------前者是换取的无差别社会劳动,后者是发生的社会必要劳动。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9-2-18 16:49 马克思明确地说:“研究的进程会使我们再把交换价值当作价值的必然的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来考察”。
劳动价值论是说,上帝、大自然、宇宙粒子、资本、资本家不创造产品、产值,丝毫没有。
反而,人类劳动创造一切产品、任何产值。劳动价值论是成立的,剩余价值论随之成立。
并且,货物量=价格量=价钱量=价值量=劳动量,
亦即,交换价格=交换物品(货物的量)=交换价钱(货币的量)=交换价值(劳动的量),
剩余价值论是说,劳资分享了人类劳动。一丝一毫都来自于劳动,分享了劳动。
1993110 发表于 2019-5-7 01:58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和=总劳动=总产品=总价格=总价钱=总价值=均质社会劳动时间之和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和=总价值量)=总劳动量=(总交换价值量=均质社会劳动时间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