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42 0
2010-01-19

价值理论一些新思考1


在先前的分析讨论中给出了我的价值理论体系最最基本的部分,当然它离完完全全构建好还有很远,这里讨论几个想到的问题。(上次的文章已然足够长了,所以另开主题讨论)


1. 在我的价值理论体系中引入“效用”的概念并阐明异同
“资源”的价值 = 资源的客观价值 + 资源的主观价值   
资源的客观价值 = 人得到资源所必须付出的动物力

资源的主观价值 = 刚从“动物人”进化为“社会人”得到资源所必须付出的“劳动力”(即不借助中间产品)共同部分 + 其差异部分   注:通过相同【“动物力” + “劳动力”共同部分】得到的优质煤和劣质煤的差异通过“劳动力”的差异部分表示,“能鉴别”必然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说得到不同资源的劳动力是不同的,要相同除非它们完全相同。

先前仅仅由资源和劳动力创造的“商品”价值定义如下:
价值 = 客观价值 + 主观价值  (1)   其中:
客观价值 = 人的动物力 + 资源的客观价值  (2)  
主观价值 = 信用价值 = 资源的主观价值 + 劳动力共同部分 +  劳动力差异部分  (3)
现在我们在给出“效用”的定义【(4)和(5)共同决定】
价值 = 客观价值 + (效用 — 客观价值) + (价值 — 效用)  (4)  
效用 = 客观价值 + 资源的主观价值 + 劳动力共同部分 = 价值 — 劳动力差异部分  (5)

那么“效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其实效用就是人类社会为得到商品所必须投入及付出的部分,它不受单个人的附加主观价值影响,而这个所谓的“附加主观价值”就是等式(3)和(5)中“劳动力差异部分”,能用来说明它的例子就是完全一样的adidas或者Nike鞋,我们知道区别仅仅是工人们在工厂内和工厂外做的,尽管它们效用是一样的。


更高级的商品可以做分解回到这最初一步商品的过程。

2. 需求定律的再说明及传统价格理论中的Giffen物品


上次我们说“需求定律”要有效一定是在消费商品端,例如初始商品价值总量满足了人们一定需求,当每个商品的价值量减小时,就不能满足人们的原来的需要了,而且只能原商品才能满足损失的需要,就要增加数量上的需求。所以传统价格理论中需求定律(货币价格下降,数量需求增加)成立必然要有货币价格降低导致由该商品产生的价值总量除以该商品单位价值量的值是增加的才行。这就有很多例外情形了,比如货币价格升高,导致由该商品产生的价值总量升高,同时该商品单位价值量也增加,但前是者的升高比例比后者大,数量需求仍然增加。所以需求定律的描述更好的是若用商品满足人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商品单位价值降低(货币价格降低导致单位价值降低),数量需求增加。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关于Giffen物品的例子是,开始人们买完需要的面包后,还能够吃上一些牛肉,现在呢,面包货币价格升高,人们不敢再买牛肉了,转而买面包。经济学家张无常说,经济学中不应该有Giffen物品的存在,否则经济学就没有必要存在了。这里的问题在哪里呢?这是因为现在只能买面包才能吃饱导致面包的单位价值量升高,但是不买牛肉了导致由面包产生的价值总量升高,但是比例不一样,最后对面包的需求是增加的。


3. 商品可分性和可合性的探讨

好像有关价值理论的现有资料中都讨论过商品的可分性,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现实的是大米、小麦、面粉、糖、土豆、药等等都是以一定单位整体交易的,于是我们大可以定义一个较小基本量作为单位,于是我们数量上的需求就是整数了,有人会担心这会影响后面讨论问题需要实直线上的连续性,实际上由函数构造论的基本知识是完全能造出在实直线上的连续函数甚至完全光滑函数(无限可微)的,只需要在这些整数点的值保持不变即可。


4. 完全竞争市场的继续讨论
我们定义的"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具体它的假定条件有:(1)每一个产品和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每一项产品和服务是同质的 (3)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 (4)不存在交易成本,任何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无成本的。


1). 如果有无限的需求供给参与者,我们就没有必要担心市场上没有商品需求者和供给者,问题是如果该常用假设---商品的价值或效用是随着数量的增加递减的---满足,那么我们如何考虑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呢?处理的方法如下(当然我们假定每个需求者和供给人都是有限需求或供给),对每位市场参与者取其需要或提供商品数量对应价值总量的平均值作为其商品价值量讨论即可,完全竞争的结论和没有“递减规律”情况一样都不会发生变化,最后的”价格点“是唯一存在的,后来市场的参与者都必须在该点上作交换。
2). 如果是无限的需求者、有限供给者而且无供给者加入或者有限的需求者、无限供给者而且无需求者加入,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3)最后的结果都必然是有限需求者和有限供给者。注意到我们每个需求者和供给者赋予每个商品的可以接受的价值量都是一个闭区间,如果有需求方价值递减的规律,那么该闭区间必然不会是单点集,同时不管递不递减由上面关于”效用“的讨论,对于理性人都有一个非0的下界和一个有限的上界。于是我们可以仍然在默认每件商品对每位市场参与者价值一样的前提下取讨论问题,只是每位参与者赋予商品价值量的区间有所扩大(由递减规律,要包括完全一定是扩大),由上次讨论结果,最后的均衡点可以是一个有界闭区间任何一点,于是每每根据市场达成的”价格点“,对有限的市场参与者而言,我们对他们各自的递减规律作分析,能继而求出每位参与者最终投入市场的数量,只需要看价格点落在哪个对应于不同数量的价格分段就行了。所以最终的结论是有递减规律,对有界闭区间中的每一点每位参与者可以接受的数量是不定的,而且对需求者而言越右端的价格点其最终获得数量是减少的,相应;没有递减规律,对需求者而言有界闭区间中价格点的变化其最终获得数量可能是不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