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9-6-1 21:59 
能用“模型”说说:
1、公有制与私有制,谁能发展得更快吗?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能发展得更好吗?
用你的“模型”,条分缕析地说,可以吗?
全社会总产出*成交比例
=投资支出+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1-r)
=劳动者总收入*(1+总产出的成本加成率)*总资本的成本加成率/(总资本的成本加成率-总产出的成本加成率)
上述模型,是一般化模型,适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社会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等。
上述模型,其如何推导出来的,其各种具体内容,其是否合理,等等,这里省略不谈了。
上述模型,侧重于实体经济,侧重于国内经济,侧重于劳资关系(但是内含国家税收,社会福利等)等等。
上述的主要结论很简单:劳动报酬占比和平均利润率,这唯一的一对指标,决定了总产出的成交比,进而决定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劳动报酬占比越大,平均利润率越小,则总产出的成交比越大。成交比越大,经济增长就越快越高。
如果总产出卖不动,那就没法增长了,各种问题都出来了,譬如滞涨,譬如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等等,而且有恶性循环的趋势。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产能是一年一千万台,现在经济增长缓慢,那么就只能生产800万台,800万台当中还积压过剩50万台,那么你还会扩大投资,扩大再生产,扩大产量吗?那么贷款容易还清吗?成本能下降吗?雇工人数能提高吗?工资总额能提高吗?那么为这个企业雇工服务的小吃店能繁荣吗?那么这个企业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会顺利吗?等等,一系列问题,且连锁反应问题,且有恶性循环趋势。
那么,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企业,其全部价值归企业劳动者,创造企业价值的人们得到了全部企业价值,企业利润率为零,对这个企业的劳方来说资方利润率为零、资本利润率为零、资本剥削率为零。
那么,这会相对提高全社会的劳动者报酬比重,相对降低平均利润率,
并且,企业劳动者相对更有提高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能力与冲动,
亦即,经济增长相对更快更大,
那么,按资分配的公有制企业,剩余价值归全民。通常来说,会将当期收入全部花光,在当期花光,即有当期收入=当期支出=当期投资支出+当期消费支出=企业进行的支出+国家进行的支出(例如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等),这会提高全社会的投资支出,也会提高全社会的乘数效应=1/
(1-r),还会提高全社会的消费支出。
亦即,经济增长相对更快更大。
社会主义企业,为了竞争,可以成本价销售(较低劳动报酬水平),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更低劳动报酬水平)。
公有制的企业,为了社会,可以成本价销售(公有利润=0),或低于成本价销售(国库补贴社会福利支出,至成本等等),
那么,这也是严重的优越性,这是私人资本主义做不到的。这可以增加供给,提高全社会劳动报酬比重,降低平均利润率。
当经济增长相对更快更大,这意味着税收可以更多,教育科研可以更发达,社会福利规模可以更大,等等。进而,一方面经济波动的风险可以更小,另一方面债务负担、债务风险也可以更小,有良性循环趋势。
以上,就是优越性。
那么,按资分配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相对上述的社会主义企业和公有制企业,都相对欠缺,天然欠缺。这就是落后性。
亦即,一个社会假若公有制企业更少,社会主义企业更少,就会有更多落后性,更少优越性,仅能奢望用社会福利支出弥补。
但是,在经济增长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社会福利支出规模是受到更多限制的,不可能更多,那除非加大债务,加大负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