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1292.追求差别与追求一致
2007.4.5
追求差别与追求一致,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似乎矛盾,却客观存在。哪个对人类的诱惑更大一些呢?哪个是人类生存经常性的动力呢?显然是前者。后者通常是没有达到一致时的目标,一旦达到就会产生新的目标和要求。
差别有两种:超越与不足。超越是经常性的选择。
一致有相对与绝对之分:相对是普遍的、大量存在的,绝对只是一种相对的肯定、质的确认。
差别产生个性,一致产生共性,可以转化。
多样性追求个性,标准化追求共性。前者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需求,后者适合大规模生产。如果个性的东西成为了标准,也就具有了某种共性的意义。如果标准有了改变,原来的标准就成了某种个性的东西。即便有标准存在,也不能保证完全的一致,允许一定的误差。而任何个性的东西,都具有某种共性;任何的一致,都有不同的地方和各自的特点。如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存在形式。
差别与一致都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更快、更强、更好是追求差别,统一与平等是追求一致。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差别就是差别,一致就是一致。超出了一定的时空范围,一切都可能变化。即便是时间,也有时区之分。所以,不能僵化的认识人类对差别与一致的追求。
总的来看,在私有制社会渺小的个人利益的追求处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主导地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共同利益的追求处于从属地位。因为人类首先要保证自身的生存,才能谈到奉献和其他的追求。二者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者是大量的普遍的因素,后者是不可低估、需要大力提倡的因素。而二者的矛盾,可能导致犯罪。
所以,我们设计制度、制定政策不能片面,不能将提倡的东西作为主要的依据,也不能低估觉悟的作用。要防止以权谋私,也要保护合法的私人权益。要利用人们对差别的追求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要利用人们一致的追求推动社会民主和公平正义。任何片面,都会导致社会的呆滞、动荡和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