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本龙 发表于 2010-3-9 08:49 
而是剥削了国民拥有的科技知识“产权”的租金。
请问这个所谓的"产权"知识的租金是向谁抽取,计量的又是什么?
以一个富人来说,他们可能吃一千个人的忽,穿一个人的衣,用一千个人的药?住一千个人的房子么?显然不可能,富人用的奢侈很多因生产组合的不同而消费大量的"被买卖流通的劳动量" ,而很多名片衣物、食物本身的直接的物质消耗与穷人没有多大差距,但确间接消耗大量的劳动量。
价值的留存量最终会多会形成资本,资本是新技术生产的机器么?价值的留存量最终会形成资本,按照统计资料
,美国的总资本中65%左右是地产,而且这个比例在长期中一直保持稳定,由于美国的投资率在长期是稳定的,那么就意味着,由投资所转化的资本增加或资本积累只是地产的增值或地价上升,而根本不是机器的增加。这样,资本就只是那块儿地,资本积累只是人们用更高的价钱(投资)去买那块儿地。当然,除去地以外还有35%的资本,它们是不是机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资本中,绝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构成的,机器的价值只是占总资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书中总是使用统计数据来说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中国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机器是由劳动生产的中间产品,美国现在所使用的机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产出来的,以前的机器都报废了,美国的产业工人只有几百万人,而中国却存在几个亿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资本是机器的话,中国完全可以用这些人在1年中生产出美国的这些机器(当然要知道这些机器的生产技术),实际上,中国现在也正在按照这个速度生产机器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在资本的价值上赶上美国的可能性却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