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501 28
2019-09-20
yi_wen于2019-09-19说:

  什么是剩余价值?按照老马自己的定义,就是商品买卖正差价:
  “例如,用100镑买的棉花卖100镑+10镑,即110镑。因此,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由于实际上的商品买卖差价不可能总是正值,而是存在正负盈亏两种可能。所以,这等于是剩余价值理论一开始就是一个只管盈不管亏的半拉子经济学理论,根本就是完全脱离客观实际的个人空想。但无论如何,只研究正差价,也算是一种研究角度,只能说其不全面不符合实际,还不能说是伪科学吧?


  但是,在后来的实际应用中,他把剩余价值概念又变换内涵而偷换成了所谓的剩余劳动的产物:
  ”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我把工作日的这部分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由此得出定性资本主义本质的关键性结论:”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
  这当然就已经是典型的偷换自己的剩余价值概念内涵,自欺欺人的谬论了。


  所以,我与老马的分歧,不是他定义为正差价的剩余价值问题,而是他后来偷换剩余价值概念内涵而确立的“真理”:雇员的剩余劳动生产出了剩余价值(实际上,这样的剩余价值是根本不存在的——买卖差价永远有,但剩余劳动以及由此而来的剩余价值永远不存在。参见:资本论中的剩余劳动时间及其产物剩余价值纯属虚构,人民网)!而 老马后来的剩余价值概念,一直是特指剩余劳动的产物!与他一开始的差价定义早已完全不同。这就充分证明老马一开始把正差价称为剩余价值,后来又偷换概念改称为“剩余价值看做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显然是自己概念混乱、主观想当然的主观唯心主义作祟。 并由此而把原本只是片面性的正差价研究的剩余价值理论,推进了伪科学的深渊。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回复

         如果我对你的理解有误,那么,就是你对马克思的理解有误。为何这样说?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量=正毛利润量,这当然是老马的本义,因为
         在马克思眼中“资本”就是为了获利(正的剩余价值)的。所以,当然,不管是△g还是m都是大于0的。其实,△g和m都是剩余价值,只不过△g是通过与外部市场交换获得的,前提是在g(货币)一W(商品)过程中是以g量货币作为预付资本(C)购买生产资料(c)与劳动力(v)并进行管理使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或提供附增价值的形式提高了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并转化为商品,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增殖即以较高的价格表现,在这个过程中表面看中交换产生了增殖,但马克思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是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就是投入的单位商品的预付资本(C)或货币g产出的商品使用价值提高了,或产出的单位商品使用价值所付出的预付资或货币减少了,总的来说实际上是企业的劳动生产力(f=商品使用价值量S/货币量g或预付资本C)提高了。这样,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单位商品使用价值(S)的货币成本(g)减少或劳动力价格(v)与生产资料(c)中的一方面减少了,那么,在市场上尽管卖出的单位同质商品使用价值所表现的价格回报等价的情况下,但由于自己的货币成本(g)比市场上的同行要更节约或个别劳动时间更少,那么,在交换卖出去之后就使更少的货币或个别劳动时间折算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了增殖,这个状态就是我说的f(个别劳动生产力)/F(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β(效率比)>1,即企业的劳动生产力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或效率比大于1,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胜),如果在劳动力价格(v)按劳动力市场的平均水平作为工资时,就是通过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或减少生产资料的成本(c)来实现这个劳动力的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往往是可能应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配置管理来实现,减少生产资料的成本则可能是减少浪费等。所以,同样品质的商品卖出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货币成本下降了,这样,在与同行竞争中自然就获得优势(胜)使原来投入的g量货币一卖出商品W一实现g′,有g′=g+△g>g或△g>0的现象,可见,△g是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一般是在不让劳动工人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或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表现为达到工资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所产生的劳动价值剩余。所以,从劳动价值剩余的这个角度而言,表现为货币利润的剩余价值也表现为得到它的资本家在再生产中这些货币增殖可以购买更多劳动力商品或可以支配的人类社会劳动更多了。
        而绝对剩余价值则不同,在f/F≤1时,资本家在生产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没有同行先进以及管理不及或至多持平的情况下只能把目标转移到对劳动力的使用即工作日中的劳动时间延长或劳动强度加大甚至通过减少一周或一个月的休息日等等来延长总工作时间的绝对增加,从而来达到自然时间(日、周、月)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来与市场同行竞争,同行,可能以工资低于同行的水平来达到预付资本(成本)的减少或节省,这样来获得利润,当然,这在当今信息比较透明以及劳动力市场相对自由的社会中比之以前是大大减少了,但在马克思时期甚至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某些私人企业中以封闭式管理和信息封塞的环境下,那时找个比较好的工作跳槽没有熟人或在人才市场付出很高的介绍费是不可能找到的,劳动工人找工作的成本很高,有时甚至是存在以假借高工资诱惑欺骗老乡过去拿佣金的中介方式,一到企业之后才发现进入圈套,但又签了劳动合同才知实际工资并不高,即使是如当初介绍人说的工资也是要加班加时增加劳动强度,可是自远方而来当初听介绍人说有包吃包住带的钱也不多,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有的企业为了让工人好管理基本上都是闭封式管理,由于几乎除了吃饭和洗澡、睡觉之外都是工作时间,各种违规克扣工资,因此,可以说没有什么人身自由与坐牢无异,除了不赶货时有点休闲时间之外都是工厂生活。
       不过,随着社会的劳动力商品交换或人力市场的信息透明,以前的那种现象己经相对减少,甚至由于其低能高耗生产力低以靠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等榨取剩余价值的方式,一方面国家环保不过关,同时同行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也会以道德舆论来谴责其行为从而淘汰竞争对手,最后,劳动工人会通过跳槽弃它而离开另谋高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在社会逐渐趋于同质劳动同等工资的条件下,企业同行之间拼的是劳动生产力,尤其是生产资料(物力)的运输、仓存、保质、利用率等管理来达到资源配置和劳动力(人力)在不违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从劳动力的自身天赋、兴趣、身体条件等分工、别类、协作等来开发他们的潜力或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以及个人和团队的劳动生产力管理,从而激发整个企业生产力的提高。而那些由于自身个别劳动生产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企业由于工资占预付成本比重过高,那么,原来靠剥削内部的劳动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方式己经比较难以行通,又因为生产设备工具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即效率比β=f/F≤1,尤其是β<1时,在市场竞争中就只能处于劣势被淘汰的份,这时m<0!
         以上的推导是以我发现的剩余价值公式:m=(f/F)ⅹW-C(g)的粗略演算。
         提示:f为个别劳动生产力,F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W为商品价值,C为预付资本(或货币成本g),m为剩余价值(或△g),g′为价格(g′=g+△g),在f/F=1时g′=W=C,一>m=0或△g=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9-20 10:40:34
你们根本就不懂《资本论》。不懂《资本论》剩余价值是何物!

不懂《资本论》三个劳动时间的关系。

《资本论》里有两个剩余价值。第一个剩余价值:100+10=110。这10磅很明显就是利润。而马克思却称之为:剩余价值。这10磅的利润不包含丝毫的劳动。其目的就是要混淆人们头脑中利润的概念。所以才出现了第三卷《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一篇。

况且,在现实中这10磅增殖额应该是商家或二道贩子的劳动价值。只有知道了商家或二道贩子劳动价值后的剩余才是真正的增殖额。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剩余价值也是错的。

而第二个剩余价值才是《资本论》真正的目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v=m。

这不是马克思偷换概念。是煞费苦心编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20 11:02:07
qi509 发表于 2019-9-20 10:40
你们根本就不懂《资本论》。不懂《资本论》剩余价值是何物!

不懂《资本论》三个劳动时间的关系。
一根筋!教了你十来年仍在曲解马克思,你比几年前的自已还不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20 11:14:34
看看你下面对这位yi_wen的回贴

“看看你自己帖子的题目与内容?你能证明马克思偷换剩余价值的概念,导致自相矛盾。我就不能顺着你的证明也证明马克思的第一个剩余价值也是错误的吗?我这是错误的吗?我这是偷换议题吗?”


你这个态度叫什么混水摸鱼?“顺着你的证明也证明马克思的第一个剩余价值也是错误的吗?”你如果是做学问的要去顺着别人的证明,你应该最起码从马克思的逻辑思维去,而不是以某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20 11:16:37
林汉扬 发表于 2019-9-20 11:14
看看你下面对这位yi_wen的回贴

“看看你自己帖子的题目与内容?你能证明马克思偷换剩余价值的概念,导致 ...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剩余价值!

不是劳动价值!不是劳动价值!不是劳动价值!

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吗?

剩余价值的剩余是什么的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20 12:13:41
qi509 发表于 2019-9-20 11:16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剩余价值!

不是劳动价值!不是劳动价值!不是劳动价值!
阿Q兄,既然概念和理论方面说不清楚,你现在给我回答下面的题目做一做看看你的水平如何,请通过例子回答什么是剩余价值以及劳动价值?还有各自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如何合作使整体最优?

假设一个小岛上只有AB两个人,岛上生长有一种果子可以充饥,要吃只能爬上树去摘,当然也可以下海边去抓鱼吃,就只有这两种食物可以充饥。现在,假设A平均每个小时抓一条鱼,一个果子是一个小时,B抓一条是三个小时,摘一个果子是1.5个小时。假设两人都每天吃3条鱼或6个果子可以满足必要的生存。(为了再简单点,每天只劳动9小时)。
阿Q兄,你试试,如回答不了就别再在这里丢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