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学的是财务管理,现在学到递延年金现值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在书上介绍递延年金现值计算的时候有三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先求出(m+n期)的年金现值,在扣除递延期(m)的年金现值”来求出。计算式子是:P=P(m+n)-Pm=A·[(P/A,i,m+n)-(P/A,i,m)]
 但是,无年金发生的m期和有年金发生的n期有关年金现值的计算应该是不一样的,即以第m期为分界点,要算第m期的现值是:P m=A·(P/A,i,n),而要求出最出的年金现值应用:P= P m ·(1+i)-m,这是求复利现值的方法。所以我想请教一下,上面那种方法应该怎么理解?为什么可以直接通过相减就可以得到结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