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33 7
2010-04-10
美博士学位
七分之一授中国人




【联合报╱特派记者刘庠/旧金山报导】

2010.04.10 02:56 am




百人会第十九届年会八日接连三场专家研讨会,最后一场重头戏是美中知名大学教授讨论「培养下一代全球化人才」。

多次访问中国的史丹福大学校长汉尼斯(John Hennessy)表示,「中国学校值得美国学校学习的地方,是中国学校更加鼓励学生进入科学领域,特别是女性。美国人不应该再把所有聪明的人都送去华尔街。我想事实已经证明这样做对我们没多大好处。」

研讨会由加州大学唯一的华裔校长鴆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长杨祖佑主持,中国两大名校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与汉尼斯、加大圣地亚哥分校校长福克斯(Marye Anne Fox)同台。与会者都很强调跨学科广泛教育的重要性。

主持人杨祖佑首先提出,全美国每年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中,每七个人就有一人来自中国。这些人中百分之九十三计划回中国发展,但实际留下来的人超过百分之六十。另一项有趣的数据显示,这些中国学生中有百分之九十二学的是科技,只有百分之八钻研社会科学。中国留学生已经为美国学术界带来新气象。

率先发言的周其凤表示,北大非常重视国际交换学生为校园带来的国际学习风气。中国第一学府目前有四千位国际学生,其中二千七百人正在攻读学位。

拥有北大荣誉博士学位的汉尼斯强调,有世界观的学生必须具备判断性思考的技能,能提出关键性的疑问。国际事务中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领导人必须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汉尼斯说:「现在的世界任何工作再也无法避免跨越国界,就像任何硅谷企业都需要与亚洲公司合作。全球的大学都意识到彼此间合作的重要,无法闭门造车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则说,教育新一代中国人才面临新的挑战,除国际观和广泛的学习外,现在更应教育学生具有社会责任。特别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更突显出道德与才能兼顾的重要。

杨祖佑问在场的校长中国何时才会出现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汉尼斯答道:「这只是迟早的问题。现在中国充满了人才,在世界各地都有杰出的表现。但诺贝尔奖和实际的成就大约有廿年的时间差距」。顾秉林则表示,「中国学界和诺贝尔奖所熟悉的欧美学术体系仍有差距,但做学问的人本身不应该考虑这些问题。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十年到廿年之间自然会出现。」


2010/04/10 联合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0 11:48:43
中国人学习成绩很好的,但是实践能力较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0 11:49:26
我是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0 11:54:53
这个比例我觉都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0 11:57:43
不错不错 我们国家有希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0 11:59:41
其实有些人的动手能力也不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