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1955 3
2010-04-25
Facebook创始人马克 扎克伯格近日出席了一个学校的交流会,在会上,扎克伯格回忆了自己的学校生活,并讲述了自己在创建Facebook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扎克伯格也用最简短的话概括了自己的经营心得——“别做得乱七八糟”、“你能跑多快,决定了你将有多强”。  大多数时候,我干自己喜欢的事。当我到了学校,我开始在其它事情上浪费时间。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我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周鼓捣Facebook,当时有一门课程,要求必须学会所有的艺术作品。我本应该学习,但我在学习Facebook.在考试的前几天我糟糕透了。我收集了所有图片,做成网页,你可以在上面加笔记,或者加图片,它是一个学习工具,其它人可以补充,我需要通过考试。后来,教授说这届的成绩是历来最高的。这是我的第一个社交尝试。至于Facebook,我希望做些事情让哈佛更开放些。
  最初,Facebook的用户只能看访问自己的人数涨了多少,(功能)就这么简单。没有消息,你可以看资料,找人。其它都是后来建立的。有一件T裇上说“做人们想要的事”,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观点。
  最初,我们(创立Facebook)不是以公司开始的。我与一些哈佛的聪明朋友开始(创立Facebook),但他们没有相同的志向。后来我们来到了硅谷,许多人便不再走了。不过现在,许多(Facebook的)早期建立者都离开了。
  其实,我根本不愿搞什么商业,一点也不。最初,我只想尽可能将它(Facebook)做大些,我们想提供价值。学校是容易接受我们的地方,至少对我们如此。我们为斯坦佛、哥伦比亚、耶鲁提供服务,这些大学本来有自己的社团。当我们提供了Facebook后,居然大受欢迎,我们开始意识到,是时候将更多时间投入进去了。我的朋友是那些喜欢建立酷酷资料的人,一些人往往不做有价值的事,就想着做公司,我们常嘲笑它。在硅谷,有许多这样的公司,我们希望 Facebook有价值。
  Facebook天生具有病毒效应(编者注:“病毒效应”即“口碑效应”)。许许多多的网站都提供联系的服务,但是当中的许多并非真正有价值。而Facebook恰如其分。直到几年后,我们添加了一些新工具,让用户更用户介绍朋友加入,我们才取得了突飞猛进。在此之前,它只是在校园自发生长。比较惊奇的是,不是我们主动进入学校,大多时候是学校方面的要求。虽然我们没有什么钱在所有学校推广,但是每个月我们还是要为服务器花销85美元,并且花销在增长,因为需要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在达特茅斯大学,一半的学生一夜之间就在 Facebook注册了。
  在引入投资者方面,我没有搞定任何人,甚至没有任何行动。爱德华多(Facebook的成员)倒是做了一些。Peter Thiel是第一个投资者。后来,他把我们介绍给其他人。很显然,只要我们做,就能一直做好。当时我19岁,我很怀疑自己能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最初两年,他给我们唯一建议是“别做得乱七八糟”,做“用户需要的”,这成了我们的座右铭。当我们碰到Peter时,还没有Facebook.com,当时叫The Facebook.有了好域名以后,团队管理一下子改善了很多,在早期,管理很难。
  我预计Facebook将持续增长,我们团队的其他人也是这样预期的,这在Facebook是很有意思的事。同时,我也没想过我们会有机会产生影响力。我想,继续使用Facebook的一些人会从大学毕业,这很有普遍性。
  你能跑多快,变多大,决定了你将变得有多强。另外,惰性会导致事情慢下来。这就是我的经营心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5 12:20:40
恩,有价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00:3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5:01:37
一种的寿命有多长?还记得圣斗士星矢,神龙斗士,当然还有gameboy,你会发现,在非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如果它陪伴了一代小孩,学生一起成长,那它的寿命将会是那一代人的一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这个时间跨度在商业领域是十分夸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