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36 5
2010-05-29
今天与同事在饭桌上聊天

谈到明码标价和讨价还价

认为越是单价比较小的越是不会讨价还价比如酱醋牙签之类
可是有一个例外,就是买菜

而且似乎人们特别愿意在这上边讨价还价

那么为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9 22:05:49
顶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9 22:11:43
酱醋牙签之类你每天消费多少?菜每天又消费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9 22:48:12
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一文中指出,价格高的商品,相对价格差距会较大,人们会多寻找相对低的价格,均衡点是边际差价与寻找成本相等,一般时间成本较低者,会多花时间找寻。如果把讨价还价类比为寻价,上述分析是同样适用的。

小菜一般价格不太高,所以从价格角度看,没有必要多次讨价还价。这就要从商品质量信息考虑了,像酱醋之类,一般是有品牌的,能节省考核费用,牙签,说实话,价格太低了,而且,就算质量差点,后果也不是太严重,因此较少讨价还价。

大的百货店的环境与店面档次往往比菜市场高,房租往往比菜市场里的贵,所卖的东西往往是有品牌的,这些场所档次高、房租贵、有品牌本身就表明了商品的质量,是能节省消费者考核费用的。正如一个高档商店里卖的钻石与路边游人卖的钻石,你会信谁买谁的呢!大百货店本身特别降低了买卖双方关于商品质量的不对称,所以往往采用先付款再拿货的方式。而菜市场本身的特点,增加了买卖双方对小菜质量不对称,所以菜市场里的往往分成果蔬类、水产类、肉食类等区域,而且,卖白菜的与卖白菜的坐在一起,卖萝卜的与卖萝卜坐在一起,这些措施为的是让缺乏信息的顾客降低考核小菜的费用,而且采用先拿货再付钱的方式让顾客放心购买。讨价还价是种了解商品质量与交易对手的方式,一般来说,买卖双方都想让对手先出价,因为你出了价就间接表明了你的商品与对手的了解,对方就可以因此采取相应对策了,再有,别的菜摊可以讨价还价,你的不让,你的竞争能力会减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0 16:42:20
菜市场里的菜,随着季节、时段变动,价格经常在变的,比如果蔬价格,不同季度,差异很大的。菜在单位时间上的价格波动,故导致大量讨价还价的现象。另外举的例子,比如酱醋牙签之类,单位时间内,价格很少变动,故少讨价还价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1 08:22:53
中国人卖东西定价不合理,没有依据,明明一件80元左右的衣服开价要500,你说不还行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