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hhj 发表于 2010-6-9 20:57 资本家不是购买劳动力而是购买劳动效率 黄焕金 劳动力成本是相对于劳动产出与劳动效率而言的。假如劳动生产率很高,那么那怕劳动工资很高,也不算劳动力成本高,相反,如果劳动生产率很低,那么,就算劳动工资很低,这份工资所包含的成本也很高。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6-10 05:43 hhj 发表于 2010-6-9 20:57 资本家不是购买劳动力而是购买劳动效率 黄焕金 劳动力成本是相对于劳动产出与劳动效率而言的。假如劳动生产率很高,那么那怕劳动工资很高,也不算劳动力成本高,相反,如果劳动生产率很低,那么,就算劳动工资很低,这份工资所包含的成本也很高。 看题目,虽然大胆犯上,但没有错误。我是支持的。内容有问题,劳动力成本高或低,不是看劳动生产率。换句话说,不是自己与自己比较,而是与别人比较。只有参考其他企业,其他行业,其他国家的工资,才能知道自己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高还是低。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9 21:04 购买劳动成果。
tszrg2010 发表于 2010-6-9 21:19 归根结底还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但LZ的结论下的草率,不能都用这个这个法则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6-10 09:40 10# wzwswswz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既不是“购买”,也不是“租用”,而是共同参与生产过程;并在其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罢了!
hhj 发表于 2010-6-10 07:21 自己与自己相比的生产率提高,才是有效的提高,而别人的生产率提高则是激发自己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与外因。假设你在1的自身生产率下给予1工资,那么你当然可以在2的自身生产率下给予1.5工资。那么,这1,5工资所包含的成本实际上要比前面1的工资更低。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6-10 07:52 1# hhj 实际上,资本家是永远按劳动效率来发工资的,他的工资并不是用来购买劳动力,而是购买劳动效率。如果没有相应的劳动效率,资本家不会发工资,另一方面,对于劳动者来说,如果没有相应的工资报酬,他们就不会有相应的劳动效率。因此,在劳动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断调整与契约的劳动付出与报酬机制。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29589&page=1&from^^uid=1123236 资本家发工资,即不是“购买”劳动力,也不是“购买”劳动效率;因为劳动力和劳动效率都不是商品,所以这里用“购买”一词是不适当的。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6-10 11:16 hhj 发表于 2010-6-10 07:21 自己与自己相比的生产率提高,才是有效的提高,而别人的生产率提高则是激发自己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与外因。假设你在1的自身生产率下给予1工资,那么你当然可以在2的自身生产率下给予1.5工资。那么,这1,5工资所包含的成本实际上要比前面1的工资更低。 劳动力成本高或低的概念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而是一种世俗观念。就像你的个头高或矮,是与别人比较后得出来的答案,不是与你小时候的个头比较出来的。与你小时候比较,你当然是高个头了。
hhj 发表于 2010-6-10 07:35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9 21:04 购买劳动成果。购买的劳动必须能够产生成果,而要产生成果,就要采取劳动刺激手段。因此,所谓购买劳动并不是象购买一台电视机那样,付钱拿货就行了,购买劳动的行为,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劳动过程。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10 20:52 hhj 发表于 2010-6-10 07:35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9 21:04 购买劳动成果。购买的劳动必须能够产生成果,而要产生成果,就要采取劳动刺激手段。因此,所谓购买劳动并不是象购买一台电视机那样,付钱拿货就行了,购买劳动的行为,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劳动过程。按约定完成的工作即劳动成果是交换活动最后的体现。工人与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就如我们在市场中的其他商品交换关系一样,离开了商品本身的有用性即另一种形式的劳动成果。一切都是空话。
hhj 发表于 2010-6-11 19:31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10 20:52 hhj 发表于 2010-6-10 07:35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9 21:04 购买劳动成果。购买的劳动必须能够产生成果,而要产生成果,就要采取劳动刺激手段。因此,所谓购买劳动并不是象购买一台电视机那样,付钱拿货就行了,购买劳动的行为,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劳动过程。按约定完成的工作即劳动成果是交换活动最后的体现。工人与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就如我们在市场中的其他商品交换关系一样,离开了商品本身的有用性即另一种形式的劳动成果。一切都是空话。“离开了商品本身的有用性即另一种形式的劳动成果。一切都是空话。”同样,离开了劳动效率,一切劳动力的购买行为或者“交流”,都是空话。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11 20:02 hhj 发表于 2010-6-11 19:31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10 20:52 hhj 发表于 2010-6-10 07:35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6-9 21:04 购买劳动成果。购买的劳动必须能够产生成果,而要产生成果,就要采取劳动刺激手段。因此,所谓购买劳动并不是象购买一台电视机那样,付钱拿货就行了,购买劳动的行为,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劳动过程。按约定完成的工作即劳动成果是交换活动最后的体现。工人与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就如我们在市场中的其他商品交换关系一样,离开了商品本身的有用性即另一种形式的劳动成果。一切都是空话。“离开了商品本身的有用性即另一种形式的劳动成果。一切都是空话。”同样,离开了劳动效率,一切劳动力的购买行为或者“交流”,都是空话。劳动效率:单位投入的有效产出水平。生产者作为雇佣劳动者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消费者,评价什么?它是通过评价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果来核算劳动效率。没有对劳动成果的考察,根本就谈不上对劳动效率的考察。而劳动投入最终是生产者的投入,它将要表现为生产者的工资支付。劳动成果是绝对数,劳动效率是相对数。工作六个小时,产出十二件产品,工作八个小时,产出十六件产品,二者劳动效率是一样的。但对于企业的效益影响来说,却绝不一样。余下的不用多说了,。
ruoyan 发表于 2010-6-12 17:19 购买劳动效率=货币与劳动效率相交换。 由于是等值交换,那么,支付货币价值=劳动效率价值 而劳动效率=劳动成果/劳动付出,所以劳动效率价值与劳动付出成反比,即劳动付出越多,劳动效率价值越低,在劳动成果一定时,购买者就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所以, 购买者鼓励劳动者更多的劳动付出,因为这可以节省购买者的货币支出。 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