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7652 9
2010-06-27
高书第4版宏观经济学433页按照 收入法 计算gdp的公式是 gdp =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
                                    432页按照 支出法 计算gdp的公式      gdp =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现在有一个问题请教。假设 公元2010年 我花 10万 rmb买了一台电脑,做公司开发用。我把电脑扔在那不管,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脑经历精神折旧,假设10年后后折旧完毕,即每年折旧1万。那么每年的gdp按照支出法和收入法如何计算?
2010年: 这台电脑是设备类型的投资,所以按照支出法应是10万。卖出这台电脑的厂家收入10万,所以按照收入法gdp = 10万。
2011年: 没有新的投资,这里我理解投资两种思路,一是即净投资+折旧投资,净投资是0,折旧投资是1万,因此按照支出法 gdp = 1万,可是这么理解便将这台电脑的投资算了两次,2010年已经将其10万算进去,这样理解不对。二是总投资是设备购买,因为没有买新设备,则gdp = 0    但是电脑折旧1万,此时按照收入法gdp=1万?这样算出的gdp不一样啊!这种理解也不对,请问什么地方错了?
2012年:...........................
2013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29 17:43:44
我给一点我的看法吧。
首先,要分清资本品价值的转移和中间产品的价值转移,资本品的价值是硬性规定的分次转移(实际当然不一定是这样,就如你举的例子,买了电脑而不用),这就是折旧;中间产品是一次性全部转移到了最终产品。
其次,GDP是流量概念,所以每年是每年的,互不影响。
从以上两点出发,就能理解,如果10万元的电脑10年折旧完毕,平均一年折旧1万(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具体要看财务制度如何安排,以及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那么在今后的10年中,就每年为GDP贡献了1万元。这1万具体从哪里来?来源于你公司的总收入。也就是说,不管你用不用,硬性规定了公司总收入中有1万是由这台电脑创造的(价值转移)。所以才会另外又有了“净投资”的核算指标。
这是GDP核算体系的硬性规定,可能看起来不合理,但既然没有更好的替代,就凑合先用着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0 10:31:52
这是GDP核算体系的硬性规定,可能看起来不合理,但既然没有更好的替代,就凑合先用着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 19:36:34
谢谢回复。 还是有两点不明白
1. 以后10年,每年的gdp=1万,是按收入法来算的。如果按支出法应该是多少?
2. 2010年的gdp肯定是10万。如果以后每年的gdp=1万,那么这台电脑创造的gdp就是20万了。不正确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 10:20:49
问题1:假设这样的情况吧。你的企业是一家软件公司,买了一台10万的电脑但一直没用过。买电脑的2010年,你的企业支出10万,卖电脑的厂商收入10万,这件事为社会创造的GDP就是10万。第二年,2011年,你的企业卖出了5万元的软件,假设该软件的生产只依靠了劳力要素而没有任何其他的要素,那么这5万就是劳动要素的新创造财富。但是,财务制度规定了那台电脑的折旧是1万,尽管可能你根本没用过。你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因为你的纳税额减少了。折旧后的情况就是:支出法角度:买你的软件的企业总支出了5万元;总收入角度:劳力要素收入4万,折旧1万,总计5万。无论哪边看,都是创造GDP5万。

问题2:该问题你的回答不对。已经说过了,GDP是流量,各年看各年的,互不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4 17:46:39
呵呵,谢谢。
1.  谢谢这个例子。我想我有点抠了,当我没有开发软件时呢?我什么也不做,电脑就搁那放着,这样每年
折旧1万算作gdp,支出怎么算?
2. 谢谢,明白了什么叫流量和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