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疫情的危害,中国政府应更多采取自下而上针对受困家庭的精准救助方式,以降低日益扩大的收入与财富不平等。
文丨夏春
在[color=var(--weui-LINK)]《金融危机背后的第四条“断层线”》一文里,我提到收入和贫富差距和经济危机之间互为因果,只有大规模动员战争、变革性革命、国家失败(或者叫朝代更迭)和致命性大瘟疫这四种暴力才能降低收入和贫富差距,起到矫正作用。
这个观点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沃尔特•沙伊德尔(Walter Scheidel),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大矫正器: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的暴力与不平等史》(中信出版社将书名翻译成《不平等社会》)里,沙伊德尔将上面四大暴力类比于《圣经》里面提到的黑暗四骑士,并论证了其他非暴力的良性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经济危机、民主化、经济发展和教育、技术力量都无法发挥矫正力量。
以美国为例,缩小不平等的主要力量来源于1776年后的独立战争、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余时间不平等现象持续扩大。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部分战争对资源分配没有系统性影响,财富只是简单地替换了主人。准确地说,美国南北战争几乎并未缩小贫富差距,只是放缓了它快速上升的势头。只有大规模动员的战争才能缩小不平等,以一战和二战为代表。
很显然,前三大黑骑士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他们可能是不平等的结果,而致命性大瘟疫则属于外生冲击。在美国历史上,大瘟疫对于降低不平等的效果并不明显,1918-1920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发源于美国,造成全球5千万到1亿人死亡,但是现在却没有扎实的证据说明这场致命流感压低了美国的收入与财富不平等,学者的焦点放在了1914-1918年的一战上,即使沙伊德尔事无巨细的文献考证,也没能提供相应的证据。
一个旁证是历史学家Frederick Lewis Allen在1931年出版的描述美国1919-1929这段史称“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经典名著《Only Yesterday: An Informal History of the 1920s》,花费大量篇幅描述一战对美国的影响,但全书只有一句话提到“西班牙大流感”:大流感比德国人杀死了更多的美国人,成千上万的男女担心受怕,只好带上白色的口罩。
沙伊德尔详细考证了致命大瘟疫对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不平等的矫正力量,常常超越了其他三大黑骑士。致命流行疾病压缩不平等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瘟疫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商品和资产因需求减少而贬值,降低富人的财富水平,而穷人原本就没有什么财富,结果自然是不平等程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