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83 7
2010-07-10
资本家开厂,假设不用机器设备。原材料算在constant capital里面,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

被使用的固定资本(原材料的价值) + 可变资本(工资) + 剩余价值

这样就隐含假设了资本家批发原材料的时候是以劳动价值论定义的交换价值购买的。但是资本论第三卷说的是资本由于市场自由竞争的关系只能赚取平均利率,因此一个推论就是商品的市场价通常不等于劳动价值论定义的交换价值。所以,以前的假设劳动价值论(推导剩余价值理论时用到的假设)就被证明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资本论的第三卷正好否定了第一卷的基本假设。

是不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10 14:38:55
劳动价值论是定价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0 16:32:02
剩余价值在资产阶级内部重新分配,利润率平均化,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实质还是没变,商品的内在矛盾还是没变,只是获得了新的表达形式

理解的问题,不属于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0 19:16:04
saman1994101 发表于 2010-7-10 16:32
剩余价值在资产阶级内部重新分配,利润率平均化,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实质还是没变,商品的内在矛盾还是没变,只是获得了新的表达形式

理解的问题,不属于矛盾
但是放弃劳动价值论并不影响第三卷有关资本的利润趋于一致的结论。那个结论纯粹是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得出的。根据奥氏剃刀原则,假设的东西越少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0 19:40:57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7-10 19:16
saman1994101 发表于 2010-7-10 16:32
剩余价值在资产阶级内部重新分配,利润率平均化,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实质还是没变,商品的内在矛盾还是没变,只是获得了新的表达形式

理解的问题,不属于矛盾
但是放弃劳动价值论并不影响第三卷有关资本的利润趋于一致的结论。那个结论纯粹是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得出的。根据奥氏剃刀原则,假设的东西越少越好。
相对价值生产,有机构成提高,产业后备军理论,利润率下降,地租与利息等理论,依靠劳动价值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商品内在的矛盾一步一步展开外化。

这也就是马克思的理论有魅力的地方,当然,单个理论的成立也许不依赖劳动价值论。

但是,没有劳动价值论很难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论述。

当然在研究某一问题的时候,你可以自由选择逻辑起点,喜好问题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0 20:37:49
西方经济学可以说是利用了《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利润平均化的结论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