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706 1
2010-07-21


2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的根本区别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Y理论论和。麦氏主张Y理论,反对X理论,而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Y理论就是对社会人假设的概括。X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近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归纳起来,经济人社会人(或道德人)是对立的,其根本区别在于三个方面:经济人是完全的利已,不存在利他行为,而道德人存在利他行为;经济人只考虑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其它利益,道德人需要考虑自己的其它利益;经济人为实现经济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道德人则需要考虑社会的其它影响,需要担负社会的相应责任。由于考虑社会的其它影响担负社会的相应责任最终都可体现为非经济利益的变化与损益,经济人社会人根本对立的第三个方面与第二个方面属于同一性质的问题,因此,经济人社会人(或道德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一是经济人是完全的利已,而道德人存在利他行为;二是经济人只考虑经济利益,而道德人则需要考虑其它非经济利益。


3、如何实现经济人假设到道德人假设的转化


从表面上来看,经济人与道德人是根本对立的,其实,两者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


、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的逻辑统一性。人为什么会存在利他行为?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有着特定的价值动因。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一个人的价值关系一旦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其他人的价值关系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这种价值相关性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任何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等)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利益关系或价值关系,脱离利益联系的社会关系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很快要消亡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构成了一定的价值相关性利益相关性,其大小可用利益相关系数来描述。当利益相关系数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时,人与人之间存在正向的利益相关性,也就是说,当他人的价值增长时,自身的价值将会产生间接的增长,此时,自己就会实施各种形式的利他行为。这就是人类实施利他行为的价值动因。由此可见,利他的客观价值目的仍然是为了利已,利他行为是利已行为的延伸,是间接形式的利已行为,在本质上并不与利已行为相矛盾,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1 14:25:13
经济人一定与社会人对立吗?理性有时不仅包括经济理性,也包括社会理性.社会企业追求的正式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非仅仅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