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8-31 10:54:45
——“请你来具体说明一下,奴隶如果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既确保不“沾奴隶主工具和机器的光”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地劳动,平均每天是否能够生产出1公斤粮食?”



你思路不清,但偷换概念的本领很大。前几天叫我举个例子“不需要工具的劳动”,我举了:搬运石头。

根据常识就知道,搬运石头一整天创造的价值肯定大于“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于是,你不谈搬运石头了,改口谈“赤手空拳地劳动,平均每天是否能够生产出1公斤粮食”了。

为什么换成种粮食?因为种粮食是必须使用工具的劳动,因为连最原始的“刀耕火种”都离不开工具“刀”和“火”。

因此,“赤手空拳地劳动”,当然不可能平均每天生产出1公斤粮食,于是你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但是奴隶在做自由人时,是有自己的工具的,他本来每天能够生产足够自己全家吃的粮食。奴隶主把他们抓来后,让他们用奴隶主的工具,辛苦劳动,生产比过去多得多的粮食,但自己却只能得到“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你因此就说奴隶沾了奴隶主的光,这是什么逻辑?

你自己有电脑,但我把你抓来,强迫你使用我提供的电脑,然后每天只给你“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

然后我说:“没有电脑,你能够上网吗?你现在能够上网了,创造价值了,每天还能得到‘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你应该感激我。你赤手空拳,能够上网吗?能够创造价值吗?能够有饭吃吗?相比较一下,是不是你沾了我的光?!”

马克思经济学里的逻辑错误是很清楚的,但中了马经邪教魔的人为了掩饰这些很简单的错误,却东拉西扯,越扯越远,居然扯出了如此荒诞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00:02
因此,你要比较“赤手空拳的劳动”,就用搬运石头这种没有工具也能够进行的劳动。

你要比较种粮食,那就和奴隶成为奴隶之前比较,看做奴隶能不能沾奴隶主的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04:57
绕来绕去,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在缓慢的、逐步偏离原主题的长篇废话中一点点偷换概念,把别人搞糊涂,然后得到符合自己立场的结论。

这种手法还是大学生辩论赛的手法。这种手法即使赢得辩论胜利,但毫无意义。因为事实还是事实,真理还是真理,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猫腻在哪里之后,仍然会抛弃你的结论。

当然,你是乐此不疲的,因为你本来就不打算找到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19:25
hj58 发表于 2010-8-31 10:20
你不要老是叫我证明,我不是农业专家。

你只要证明:

奴隶每天劳动创造的价值小于“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的价值,你的观点不就成立了吗?
这事还要农业专家吗?没有工具,如何播种?把种子撒在地面上?那正好喂了各种鸟类。埋在土里?那只能用手扒坑,但扒不了几个坑手指就要磨破了。没有工具,如何浇水?那只能用手捧水来浇,但没等把水捧到该浇的地方水就漏光了。……而没有工具连荒都开不了,如何能够种粮食?古代原始农业靠“刀耕火种”,至少还要有“刀”、有引火的工具,那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说,原始农业的发生都是人类沾了“刀”的光,“沾了引火工具的光”?没有这些工具人类连粮食都种不了,何谈1公斤劣质粮食?
虽然奴隶可以从事其他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的劳动,但把这些劳动用到粮食生产上,如果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能够生产出1公斤劣质粮食吗?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工具和机器能够创造价值,那么奴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小于1公斤劣质粮食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25:01
迷糊。论价值 马克思认为“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32:34
hj58 发表于 2010-8-31 10:54
——“请你来具体说明一下,奴隶如果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既确保不“沾奴隶主工具和机器的光”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地劳动,平均每天是否能够生产出1公斤粮食?”



你思路不清,但偷换概念的本领很大。前几天叫我举个例子“不需要工具的劳动”,我举了:搬运石头。

根据常识就知道,搬运石头一整天创造的价值肯定大于“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于是,你不谈搬运石头了,改口谈“赤手空拳地劳动,平均每天是否能够生产出1公斤粮食”了。

为什么换成种粮食?因为种粮食是必须使用工具的劳动,因为连最原始的“刀耕火种”都离不开工具“刀”和“火”。

因此,“赤手空拳地劳动”,当然不可能平均每天生产出1公斤粮食,于是你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但是奴隶在做自由人时,是有自己的工具的,他本来每天能够生产足够自己全家吃的粮食。奴隶主把他们抓来后,让他们用奴隶主的工具,辛苦劳动,生产比过去多得多的粮食,但自己却只能得到“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你因此就说奴隶沾了奴隶主的光,这是什么逻辑?

你自己有电脑,但我把你抓来,强迫你使用我提供的电脑,然后每天只给你“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

然后我说:“没有电脑,你能够上网吗?你现在能够上网了,创造价值了,每天还能得到‘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你应该感激我。你赤手空拳,能够上网吗?能够创造价值吗?能够有饭吃吗?相比较一下,是不是你沾了我的光?!”

马克思经济学里的逻辑错误是很清楚的,但中了马经邪教魔的人为了掩饰这些很简单的错误,却东拉西扯,越扯越远,居然扯出了如此荒诞的结论。
你看清楚了,我说的可是“假设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而不是“不需要工具”。
另外,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否无偿占有了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所创造的价值的问题,构成这个问题的充分条件的就是劳动者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否大于他们所得到的价值,而不是他们所得到的价值是否小于他们在拥有生产资料时所能够创造的价值。至于他们的生产资料为什么会失去,这种失去的方式是否合理,则完全是另一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38:40
——“没有工具,如何播种?……”


哈哈!你回避搬运石头,果然是为了这样来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39:56
——“你看清楚了,我说的可是“假设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而不是“不需要工具”。”



你不要废话,你直接证明“搬运石头一整天创造的价值小于‘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42:41
——“没有工具,如何播种?……”



你过去不是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寻“不用任何工具的劳动”吗?怎么现在又大谈“没有工具,如何播种”的粮食生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1:45:20
绕来绕去,哪里的谎言要被戳穿了,就赶紧绕开。

我要是你的话,羞也羞死了!憋屈也憋屈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2:24:04
——“另外,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否无偿占有了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所创造的价值的问题,……”


你又来偷换概念了。你这时怎么不讲“奴隶主”了?而变成语焉不详的“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24:05
hj58 发表于 2010-8-31 11:39
——“你看清楚了,我说的可是“假设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而不是“不需要工具”。”



你不要废话,你直接证明“搬运石头一整天创造的价值小于‘1公斤劣质的粮食、1套破烂的、不是每天更新的衣服和极其简陋的、多人合住的住房’”。
我前面的分析,主要是为了把最简单的问题搞清楚,因为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大家都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那么搬一天石块的劳动绝对换不来1公斤劣质粮食,也就是说,搬一天石块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小于1公斤劣质粮食的价值。为了简便起见,下面我把“劣质”两个字省略了。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种植园中的情况。由于石块和粮食是两种不同的产品,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并分别假设由两个不同的种植园作代表:A代表生产石块的种植园或部门,B代表生产粮食的种植园或部门。
为了比较,我们还要假设两个部门中每个奴隶每天的劳动时间(劳动量)完全相同;在石块的搬运中无法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不存在自然垄断的情况。
现在,如果使用天然的工具,B部门每个奴隶平均每天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在这种情况下,A部门中需要搬运一天的石块就与1公斤粮食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那么这天然工具是否也创造了价值呢?当然没有,因为两个部门中每个奴隶每天的劳动量是完全相同的,所创造的价值量也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天然工具也能创造价值,那么一天的石块所能换到的粮食就要少于1公斤,那么B部门就会宁愿自己使用天然工具去生产粮食,而不是用石块去交换。因此,如果这种交换能够持续地发生,作为基础的一定是一天的石块与1公斤粮食具有相同的价值。
但是,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每个奴隶每天维持生命和劳动能力所需要的粮食就是1公斤,因此,如果B部门每个奴隶平均每天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那么B 部门中就不会有奴隶制;如果A部门一天的石块只能换到1公斤粮食,A 部门也不会有奴隶制。因此,奴隶制的存在必须以B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现在假设B部门的奴隶平均每天用一半的时间生产机器,用另一半的时间使用机器生产粮食,从而每天可以生产出2公斤粮食。现在,A部门一天的石块如果依然只能换1公斤粮食,那么A部门迟早会选择自己去生产机器并用机器去生产粮食。假设粮食的价值中还包含有机器创造的价值,那么一天的石块的价值就要小于2公斤粮食的价值,其所能换到的粮食也就一定要少于2公斤,这样,A部门同样迟早会选择自己去生产机器并用机器去生产粮食。因此,两个部门的交换如果能够持续地发生,其最终的交换比例一定是一天的石块换2公斤粮食,也就是一天的石块与2公斤的粮食具有相等的价值,也就是石块与粮食的价值只取决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总劳动量。
由此可见,要说明奴隶搬运一天石头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得到的1公斤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的价值,必然会否定机器创造价值的观点。

顺便说明一下,我说过,要推翻《资本论》的观点,就必须有严密的逻辑论证,而不能仅仅靠举几个例子来推断。你在顶楼所举的那个例子,如果把两个企业分别看成两个部门,那么从他们之间最后所能形成的交换比例来看,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出“机器能够创造价值”结论的。难道机器在一个场合能够代替人类劳动,在另一场合就不能代替人类劳动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35:12
hj58 发表于 2010-8-31 12:24
——“另外,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否无偿占有了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所创造的价值的问题,……”


你又来偷换概念了。你这时怎么不讲“奴隶主”了?而变成语焉不详的“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了?
奴隶主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吗?我之所以用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为我所作的解释不只适用于奴隶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42:15
——“现在,如果使用天然的工具,B部门每个奴隶平均每天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



你怎么知道每个奴隶奴隶每天只能生产一公斤粮食?因为他们一天要吃掉一公斤粮食吗?

你的结论都已经在前提里了,你还证明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45:04
——“要推翻《资本论》的观点,就必须有严密的逻辑论证,而不能仅仅靠举几个例子来推断。”



谁说的?我用“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只有两个苹果”这个例子,就能够推翻“1+1=3”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45:20
——“你在顶楼所举的那个例子,如果把两个企业分别看成两个部门,那么从他们之间最后所能形成的交换比例来看,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出“机器能够创造价值”结论的。”



问题在于它们不是两个部门,它们不相互进行交换,它们是竞争对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45:43
——“难道机器在一个场合能够代替人类劳动,在另一场合就不能代替人类劳动了吗?”


能的。但在我的例子中,只有一个企业使用了机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52:10
hj58 发表于 2010-8-31 13:42
——“现在,如果使用天然的工具,B部门每个奴隶平均每天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



你怎么知道每个奴隶奴隶每天只能生产一公斤粮食?因为他们一天要吃掉一公斤粮食吗?

你的结论都已经在前提里了,你还证明什么呢?
我的假设主要说明如果不能提供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就不会有奴隶制。至于是1公斤还是0.5公斤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在从另一方面来看,粮食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相对于以前较低的生产率而言的,因此,以前能生产1公斤还是0.5公斤也不是问题的本质。当然,1公斤也是对你的问题的回答。而如果我假设每个奴隶原来每天能够生产800公斤粮食那就太违背常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3:57:08
hj58 发表于 2010-8-31 13:45
——“难道机器在一个场合能够代替人类劳动,在另一场合就不能代替人类劳动了吗?”


能的。但在我的例子中,只有一个企业使用了机器。
我的问题是,如果机器能够创造价值,为什么它只适用于不同的企业之间,而不能适用于不同的部门之间?比如,我所举的石块和粮食这两个部门之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4:07:14
——“而如果我假设每个奴隶原来每天能够生产800公斤粮食那就太违背常识了。”


只要你假设 2 公斤,你的论证就进行不下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4:08:51
——"如果机器能够创造价值,为什么它只适用于不同的企业之间,而不能适用于不同的部门之间?”


谁说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1 14:12:55
——“而如果我假设每个奴隶原来每天能够生产800公斤粮食那就太违背常识了。”


说你不懂学术,你还不听。你做假设可以,但不能和结论有关。你假设奴隶每天生产一公斤粮食,吃一公斤粮食,那后面还要你证明吗?奴隶当然沾别人的光了。

你应该先假设奴隶每天生产 X 公斤粮食。然后推论到最后,X 具体是多少算出来,看这个 X 是大于一还是小于一公斤(奴隶的口粮),然后再据此下结论:奴隶有没有沾奴隶主的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08:08:17
——“奴隶主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吗?我之所以用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为我所作的解释不只适用于奴隶制。”



你先把奴隶制下的问题搞清楚了再说。奴隶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还搞什么其它制呢。

奴隶和工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没有人身自由,后者有人身自由,所以奴隶制下的事情和雇佣制下的事情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08:24:36
——“至于是1公斤还是0.5公斤并不是问题的本质。”



偷换概念时还要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

你为什么不说“至于是 1 公斤还是 1.5 公斤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呢?

因为你肚子里很清楚,这个数字是大于 1 还是小于 1 恰恰涉及问题的本质,所以你只选小于 1 的 0.5,而不敢选大于 1 的 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08:27:47
你为辩论而辩论的证据比比皆是,却还要否认自己是捍卫者,心理素质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0:59:33
我的假设与分析毫无问题。
首先,维持奴隶的生命和劳动能力需要多少粮食,是由奴隶每天的劳动量决定的。由于奴隶主总要驱使奴隶从事更多的劳动,因此,我把奴隶的劳动假设为重体力劳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重体力劳动每天需要的热量、以及每公斤粮食能够产生多少热量都是相关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的。因此,如果假设奴隶的劳动为重体力劳动是合理的,那么他每天需要1公斤粮食也就是合理的。当然,需要1公斤粮食并不等于就能得到1公斤粮食,如果奴隶主想要通过消耗奴隶的生命来维持奴隶的劳动能力的话,那么奴隶所能得到的粮食将少于1公斤,比如0.5公斤。在这种情况下,假设0.5公斤也是合理的,并且对以下的分析来说依然不会有本质的影响。
其次,由于奴隶每天需要多少粮食并不取决于奴隶的劳动是否用在粮食生产上、以及能够生产多少公斤粮食;反过来,奴隶的劳动是否用在粮食生产上、以及能够生产多少公斤粮食也不取决于奴隶每天需要多少公斤粮食,因此,这两者是完全可以分别进行研究的。但是,如果我想要说明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劳动,想要说明搬运一天石块的奴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否、以及为什么大于1公斤粮食的价值,那么我就必须把能否生产1公斤粮食作为区别奴隶劳动和非奴隶劳动的分水岭、作为一天石块的价值是否、以及为什么大于1公斤粮食价值的分水岭。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分析1公斤粮食生产的逻辑原因。因此,只有当奴隶平均每天所生产的粮食多于1公斤时,即多于维持他们的生命和劳动能力所必需的粮食时,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劳动,奴隶一天搬运石块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才能大于1公斤粮食的价值。但要平均每天能够生产出1公斤以上的粮食,不制造和使用工具或机器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如果我们假设奴隶主给予奴隶的只是0.5公斤粮食,那么我就必须把这里的1公斤改为0.5公斤,但问题的本质绝不会因此而发生任何变化。因为这里问题的实质在于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如果仅仅使用天然工具,想要平均每天能够生产出0.5公斤粮食也是完全不可能的,更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产品,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你说的为什么不直接分析1.5公斤或2公斤,那么这种分析的逻辑意义何在呢?如果没有逻辑意义,与分析800公斤、分析0.001公斤又有何区别呢?
因此,最后的结论只能是,如果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奴隶劳动每天所创造的价值必定少于他们所得到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只有在使用人造工具和机器的情况下,奴隶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才能大于他们所得到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是,按照机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奴隶所得到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中难道不包括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创造的价值吗?奴隶能够得到现在的生活资料难道没有沾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的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1:04:53
hj58 发表于 2010-9-1 08:27
你为辩论而辩论的证据比比皆是,却还要否认自己是捍卫者,心理素质真好。
你那个“极其粗糙”的、既违背常识又违背逻辑的例子是为了真理而举的吗?
你在逻辑上无法驳倒我,却用这种非学术的语言虚张声势,搞些雕虫小技,只能说明你已是黔驴技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3:25:52
——“那么搬一天石块的劳动绝对换不来 1 公斤劣质粮食”



你真是走火入魔了,搬运一天石块的劳动换不来一公斤的劣质粮食?如果能够换到一公斤的劣势粮食,那就一定是奴隶沾了奴隶主的光?

你的常识到哪里去了?照你的说法,中国今天血汗工厂里的工人拿这么低的薪水都是正常的了?在流水线上组装 ipad 的劳动量总比搬运石头的劳动量低吧?

马克思经济学本来是要论证资本家剥削了工人,你为了捍卫马克思经济学,居然去论证出了“奴隶沾了奴隶主的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3:27:20
——“如果使用天然的工具,B部门每个奴隶平均每天只能生产 1 公斤粮食”


为什么 B 庄园的奴隶生产粮食时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为什么不能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工具和机器?

A 庄园的奴隶主是和原始土著居民进行交换吗?不是。他是和专业生产粮食的 B 庄园奴隶主进行交换的,后者生产的粮食的价值是按照什么产量来定的?是按照“使用天然工具”的极低产量(每个奴隶只能生产 1 公斤)定的?还是按照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的产量定的?

你总是把你的结论偷偷地隐藏在你的前提里,然后通过貌似严谨的推论,得到一个完全符合你个人立场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3:38:38
你分析 A 庄园的奴隶搬运石头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如果使用粮食作为价值单位,就应该使用当时市场上的实际粮食价值。

但你却使用最原始的状态下(只使用天然工具)生产出来的粮食的价值。这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吗?

现在你又不是在分析 B 庄园奴隶能够创造多少价值,你让他们使用天然工具干什么?

这就好像:测量河流水位时,参考标准应该是正常的水位,你却用旱灾时的极低水位作为标准,明明是正常情况,你却得出结论“水位大涨,洪水来了!”

前面我就指出过你类似的错误:根据自己的立场,使用不同的参考标准。在分析奴隶时,使用“史前人类”的生产力标准,分析工人时却又用“本来可以更好”作为标准。

你不断这样做,往好里说,是不懂如何分析问题,往坏里说,是你心术不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