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173 65
2010-07-23
几百年前能生产现代的机器么?不能?为什么呢?技术不够,条件也不具备。

我们可以看看:一阵风吹来,树叶被吹动了,你可以得出时风吹动了树叶。但是又是什么造成了风的吹起,并吹到了这里……。然后再继续追问下去,最后会发现必须讨论宇宙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好了,价值这个问题,始终是围绕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那么地球上什么时候开始有人了呢?不知道具体时间?当然也不知道第一笔交易发生在什么时间。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处于商品经济的现实了,历史太长了无法了解。

一般的人,会去纠结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什么是价值等问题。一般的结果是越纠结就越搞不清楚,因为没有限定在一定的时空的范围内。现在看看劳动价值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人,人的劳动使人之所以为人。有了劳动和劳动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更多文明和价值创造的可能。所以说劳动创造价值是没有错误的。那么是否还有其他东西在创造价值了?

当然有其他的东西在创造价值,但是现在不忙回答。

我们继续看看劳动是不是人类文明和价值的唯一源泉了。是的,至少我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至于其他的制度、技术、其他资源等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晶。原始人不能生产机器,是因为劳动积累不够,人与人之间配合和人的组织管理能力尚未有形成。封建社会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机器的能力,也是因为积累不够。至于为什么强调积累,是因为社会总的生产能力和个人单位时间成长和学习能力不够。一个是存量,一个流量,二者必须同时研究才能看到为什么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能换一碗稀饭,但是可以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的极致。没有比劳动这个东西更能贯穿人类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找不到其他的东西来为替代劳动! 不但如此,劳动的积累不仅形成产品和个人学习及生产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会形成有序的社会活力,即管理水平的提升。劳动已经化为各种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因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破坏价值,阻碍或毁灭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思想封锁、自由限制、战争等。当然,如果从人类社会的必然性、偶然性、曲折性来看,这是必经的。

现代社会大多人都认为劳动不是价值唯一源泉。

对,劳动为什么不被认可唯一价值来源。答案在于社会化大生产形式和人的生命有限性、脆弱性等。

由于每个人必须参与社会分工,每个面临的选择和决策环境不同,每个人的初始资源拥有量不同,便需要较强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由于人类自立、合作、竞争、控制等需求,以及社会共同劳动成果或者历史劳动成果不平衡分配,那么作为现实的个人就不能不考虑更现实地考虑个人资源拥有量及其合理配置。越是接近现代,人口密度相对增加,竞争越是加剧,导致单位时间的决策量剧增,人们便会转向更多地影响现实决策的因素方面。比如土地、技术、制度等,而很少考虑劳动,特别是历史的劳动成果。
现实不会让我们考虑价值的源泉之类的问题。

于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历史劳动有形的或无形的积累将推动快速发展。例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技术、制度等劳动结晶将更有可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其类似于滚雪球效应。现在的问题是,劳动还是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仍然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只不过这是个整体的劳动概念,同时劳动的概念也被泛化了。一般地,个人的资源拥有量和学习、创造能力等都将对现实的个人价值创造和分配社会劳动成果,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的劳动成果拥有量,影响着个人价值创造和社会劳动价值的索取,必然导致个人难以将价值源泉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的个人劳动中来。因为,相对历史的长河来说,人生是短暂;相对于活跃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个人是渺小的。如果只关注个人的劳动,必然导致个人相对于社会的落伍。因而,迂回生产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来说是有效的,迂回劳动对于个人来说也是最佳的。个人需要考虑的是几乎是整个人生,很少有人能够考虑几代人,不然现在就不提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可以很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怀疑劳动价值论。因为静态的劳动价值论已经不能对现实生活形成有效指导,如果需要的话必须动态理解劳动价值论。包括历史劳动的分配,及个人迂回劳动——学习及劳动技能的提升。

当说到机器创造价值的时候,就不要将之与劳动价值论相提并论。因为没有机器的时候,人一样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在有限的时空当中,影响价值创造的东西很多,但创造价值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没有机器人类还有可能生存,但没有劳动人一定会消失。不能将在有限条件下的影响因素与本质的东西相混淆,尽管有时候影响因素比本质这东西更为重要。

无论如何,只有的动态的深入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有些东西出现了,能够对价值创造产生巨大作用,以至于被认为是价值源泉的时候就不能忽视它了。资源、劳动、技术及管理是通用的经济要素。正视劳动才能让劳动价值论清白。

所以,机器创造价值,不如说社会分工、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劳动创造物——创造价值来得准确些。不过事事都这么麻烦就不合乎经济原理了。适度的简单才是王道,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诡辩的理由,更不能忽视人类的世代劳动和现在正在各岗位辛勤劳动的人们。当只观察到机器的时候,人类的悲哀就不远了,虽然看深入一点不能当饭吃。

时空移位,万物巨变;唯有传承、积累与奋斗才是人类不退色的源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3 22:40:42
"一阵风吹来,树叶被吹动了,你可以得出时风吹动了树叶。"
树叶动? 施主心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3 22:57:55
搞清楚价值的真正含义,这个问题就不复杂了。
经济活动的动力来自人们对价值的追求,从根本上讲也是来自人们对满足各种需要的追求,因此,价值来自需要。这就是需要价值论。对于物品来说,价值是指物品包含的能满足人需要的效用,这就是效用价值论。需要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意思基本一样,但需要价值论更贴切。
能满足需要的物品就有价值,如水、空气、汽车都有价值,它们可以来自劳动,但不一定来自劳动。
野生食物和栽培食物都有价值,野生食物是单纯土地创造的,也就是说土地能够创造价值。
同样道理,机器也能创造价值。
例如,野鸡蛋和家鸡蛋都有价值,野鸡蛋来自野鸡,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野鸡其实就是一部复杂的机器。而野鸡的产生并没有人的劳动参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3 23:01:06
假设全世界的人或物都属于某个人,还有价值存在的必要性么?全世界都是某一个人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交换。

货币压根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这时钱(价值量)将为零。


显然“价值”并不是效用,而是“被货币奴役或者说支配的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3 23:26:56
nongjing2012 发表于 2010-7-23 22:10
有了劳动和劳动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更多文明和价值创造的可能。所以说劳动创造价值是没有错误的。那么是否还有其他东西在创造价值了?
假如全世界的人都是我的奴隶包括你,所有东西都是我的。

那么任何劳动都没有价值(交换价值),因为不存在交换,不存在货币关系。

可以“价值”不是效用,而是被货币奴役的的人类劳动。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某个人的奴隶,那么就不存在货币关系,这样世界的价值量(交换价值)为零。


当然这个价值遵从的是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3 23:29:56
劳动是价值是唯一源泉,但劳动并不是它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